[摘要]为什么猫咪离家出走后就不愿意再回来了?美国的家猫每年抓死10亿只鸟,每年杀死的小型哺乳动物高达63亿-233亿只,根据统计发现,死在猫爪之下的鸟类数量,远超农药...
为什么猫咪离家出走后就不愿意再回来了?
美国的家猫每年抓死10亿只鸟,每年杀死的小型哺乳动物高达63亿-233亿只,根据统计发现,死在猫爪之下的鸟类数量,远超农药、污染、车祸等非自然原因而死亡的鸟类总和。
现在的家猫处于“半驯化”状态,它们依然还有捕猎本能,外面的世界太精彩,猫出走后就不想再回来。
家猫离家出走后,非常喜欢捕抓鸟类,但是鸟类不是猫的主要食物,它们更加喜欢捕猎陆地行走的小型哺乳动物,比如老鼠。
猫喜欢捕抓鸟类,是因为猫捕猎技巧太出色,猫非常擅长伏击猎物,而且非常有耐心,一旦猎物进入它们捕食范围,那么猎物很难逃脱。
猫捕杀鸟类不是为了食物,很大原因是天性使然,以前在农村老家,我们家养了三只猫,这些猫在发现其他小动物时,它们就会迅速进入狩猎模式,然后攻击对方。
有的时候,我们家的猫还会把它们抓到的猎物,送到我们面前,似乎在炫耀它们的成绩,就像小学生拿奖状回家的嘚瑟样。
猫猎杀鸟类,说明猫没有被人类完全驯化,它们血液里依然还有野性,一旦让它们重回自然,它们体内的野性基因就会被激活,习惯了外面捕猎的乐趣,它们就不想再回家。
小猫被母猫无情赶出“家门”
很多猫出走不再回来,不是人类的原因,而是猫科动物的传承,小猫刚出生1个月,母猫还经常咬着小猫脖颈处转移,每次小猫被咬后脖颈处,小猫都无比安静。
这种习惯记忆深深刻在猫的脑子里,所以我们捏猫的后脖颈处,猫感觉被点穴一样,一动不动,因为猫以为母亲要转移它们。
小猫刚出生时,母亲对它非常宠爱,但是小猫长到5个月左右,就会被母猫赶出家门,将它们全部驱逐。
母猫之所以那么无情,是因为家猫是从斑猫驯化而来,现在的家猫在人类世界中还属于“半驯化”状态,还保留斑猫很多习性。
在斑猫的世界中,除了繁殖期和哺乳期,它们是绝对的独居动物,在野生环境下,斑猫体型不大,平均体长30厘米左右。
但是它们有非常强的领地意识,除了打不过,一切进入它领地的动物都会受到斑猫攻击,甚至包括同类,所以小斑猫长大后,母亲把它的孩子全部赶走。
家猫和斑猫有一样的繁殖习性,它们的发情期集中在每年的1~3月份,母猫发情期大概会持续一个星期左右,在交配完成后,雌性斑猫会有2-3个月的妊娠期,这就是“猫三狗四”的由来。
家猫在妊娠期,性情大变,会变得非常小心翼翼,而且非常具有攻击性,这是独居食肉动物的共有本能。
刚刚出生的小猫需要10天才能睁眼,而且它们通常会在一个安全地方住一个月左右,它们靠母猫母乳生存。
母斑猫哺乳小猫一起生活3个月,然后开始一起狩猎,而小家猫的会在出生地附近活动,而母猫很少回家,只在固定时间带回食物,然后离开。
“翅膀硬了”就得自己独立觅食生活
到了5个月,小斑猫具备自己狩猎小型动物能力,此时母猫把它们全部驱逐,再次回归独居生活。
而小家猫从出生到5个月大时,母猫的基因就会判断它们可以自己生存,这点家猫也继承斑猫了。
小家猫长大之后,母猫会对自己的后代产生讨厌的情绪,目的是让它们的孩子离开自己,独自生活,它们独自面对生活。
所以在农村,小家猫5个月后,我们很难看到雌性家猫带着它的孩子溜达,很多小家猫莫名其妙消失了,很多不是被偷,而是被它母亲赶走,在人工饲养下,如果它们无法甩开自己的孩子,它们对自己的孩子也无比厌烦。
不仅猫会这样,老虎、花豹等猫科动物也是这样,它们会让自己的孩子跟在自己身边2-3年,然后无情驱赶自己的孩子。
花豹和老虎跟自己的孩子生活2-3年,为什么而家猫跟自己孩子只生活5个月?
这是因为猫的哺乳期只有3个月,1岁左右就可以进入发情期,老虎、花豹哺乳期6个月,2-3年才成年,而且想老虎、花豹等大型猫科动物,面对的猎物体型更大,捕猎风险更大,所以需要在母亲身边学习时间长一点。
“猫家”不和睦,猫因排斥离家出走
BBC曾经有一部关于猫咪的纪录片,在英国的一个小镇上,很多家庭都养了猫咪,而这些猫咪平时可以随意出门。
有一位老爷爷遇见了一个奇怪的事,有一只猫咪每天晚上准时到他家睡觉,每天早上准时离开。
后来经过摄影师组的调察,这只去老爷爷睡觉的猫咪,其实也有自己的家,但是它的主人家里总共有4只猫,这只猫在家里受到其他猫咪排斥,所以跑到别人家睡觉。
以前在农村,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每次吃饭的时候,会出现一只陌生猫,只要你给它们食物,那么它就会经常跑到你家来。
以前的农村,经常莫名其妙就有一只陌生猫总住在家里,有的猫不靠近人类,只在房顶、围墙上行走。
这部分猫,很有可能是因为在主人家受到排斥,或者主人家“新增成员”,多养其他猫和狗,这些猫感觉自己领地被侵犯,它们就会离家出走,再也不回家。
邻居家的饭菜更加香
有的猫是纯纯的吃货,它们跑去别人家,不是因为家庭不和睦,或者主人虐待它们,而是喜欢邻居家的“美味”。
以前在农村老家,爷爷出去放牛,经常抓得不少田老、泥鳅、黄鳝等各种野味,每次吃饭结束后,都有不少动物骨头,我们家基本都会把骨头和剩饭拌在一起,然后给猫狗吃。
平时村里的有人进新房或者结婚,都会带一些鱼骨回来,而邻居家的猫得吃一次后,每天准时跑来我们家吃饭,后来直接住在我们家,都不回邻居家了。
猫找不到回家的路
城市的宠物猫每天活动的范围非常小,大部分的时间都被关在100多平的水泥混钢筋的房子,它们无比羡慕小狗被遛,而它们存在的作用,更多是给人抚摸,让主人更加平静。
大部分城市的宠物猫不出门,除了去宠物医院,它们天天被关着,无比渴望外面的世界,当主人忘记关门、关窗时,它们就趁机跑出去玩。
但是城市的房子和农村房子不同,大部分农村的村庄只有100多户人家,而且都是独门独户,农村基本不绑家猫,家猫对周围环境无比熟悉,可以很好分辨主人家的房子。
但城市的宠物猫,对房子城市的房子周围环境不熟悉,只要一出门,它们就很难再找到回家的路,这就是城市猫的痛苦。
所以在小区业主群或者通告栏,经常看到寻猫启事,只要一出门,基本回不来,这就是“好奇害死猫”。
在城市里的宠物猫,因为主人家搬家或者重新装修,会让猫产生不安的情绪,可能感觉不到熟悉的味道,它们会变得焦虑不安。
为了寻找自己熟悉的味道,一些猫咪就想尽各种办法出门,但是出门之后,却迷失了方向,再也回不了家。
猫成为餐桌上的美食
1、农村人养猫不是为了让猫陪伴人,或者玩猫,养猫主要是为了抓老鼠,每当丰收季节,家里就出现很多家鼠,家里玉米、花生、大米经常被老鼠偷吃,装大米的袋子经常被老鼠咬破,整个院子、房间到处都看到大米,而且老鼠还到处拉屎。
于是农村老百姓想通过养猫来抓老鼠,但是家猫抓家鼠能力的确一般,一年到头,都不见它们抓得几只老鼠,倒是吃得胖嘟嘟。
由于农村的猫价格便宜,就算离家出走,主人家也不在乎,根本不会花费大量人力资源去寻找,农村邻居经常互送小猫崽,根本不值钱。
以前不少人偷猫、偷狗的人就看中了这点,他们每天下午5点左右,开着面包车、摩托车进村找猫、狗,看到之后直接打死或者直接抱走。
而这些猫要么被偷猫的人吃了,要么卖给别人,最后这些猫被送到餐馆,成为饭桌上的美食。
所以以前在农村,看到陌生摩托车、面包车,大家都会留意,这些人很有可能是偷猫、偷狗的。
2、城市的宠物猫从家里跑出来,找不到回家的路,如果长得非常可爱,这些人可能直接被抱走,由于猫的攻击没有那么强,而且不会像狗一样乱叫,被抱走后,也没有一点反抗。
这些猫要么被卖出去,要么被击杀,成为餐桌上的美食。
猫不想让人看到它生病
农村很少看到养的猫、狗死在家里,因为猫生病或者生命准备到终点时,它们就会离家出走,它们离家出走,不是怕让主人伤心,而是血液基因问题。
家猫是从斑猫驯化而来,它们是天生的捕猎者,这种猎人基因会让它们不轻易示弱。
当斑猫知道自己生病,或者感觉身体比较虚弱时,它们就会找一个隐蔽的地方藏起来,不仅可以好好休息,还能防止天敌的追杀,
而家猫继承了斑猫的基因,它们感觉自己身体比较差时,就会离家出走,然后死在外面,所以家猫出走,再也不回来,不是它们不想回来,而是它们已经走上了黄泉之路。
猫咪为了交配,离家出走
每当到猫的发情期,体内的激素分泌提高,“原始而冲动”的想法不断刺激猫咪的神经,猫咪就会想尽办法寻找异性交配。
公猫发情的时候,它们甚至会跳窗出门,然后离家出走,然后通过彻夜不停的猫叫,寻找异性,直到找到异性。
猫咪交配时,会发出撕裂的声音,因为雄性猫科动物的生殖器都有很多倒刺,会让雌性猫咪无比痛苦。
雌性猫咪因为疼痛,会不断挣扎,为了固定雌性猫咪,雄性猫咪会咬住雌性猫咪后脖子,等交配结束后,雌性猫咪不断殴打雌性猫。
作为猫科动物代表的狮子,在发情期,每天交配50-60次,每次只持续10秒左右,因为狮子精细胞存在畸形,通过高频率交配提高受孕率。
狮子交配结束后,雌性狮子也暴打雄性狮子,但时间很短,因为雌性狮子跟雄性狮子体型、力量差距比较大,打不过雄性狮子。
但是雌性猫咪和雄性猫咪体型、速度都差不多,所以交配结束后,互殴的时间非常长,以前在农村,经常听到它们的声音。
当斗殴结束后,雄性猫可能会跟随雌性猫咪回家,因为当雌性猫咪怀孕后,需要雄性猫咪寻找食物,猫咪回来后,也需要父亲的保护。
所以雄性猫咪离家出走后,不再回来,很有可能是因为它们在发情期出去交配,成为别的雌性猫咪的配偶,成为一位父亲。
如何防止猫咪离家出走?
1、如果是城里的宠物猫,你的家对猫来说是一个安全的地方,没有猎食者、汽车或者分心物来引诱它们,它们不会轻易离开,但为了确保猫咪离家出走,平时把门、窗关好,最好按装一层滤网。
2、如果是农村的猫,因为平时基本不约束它们,为了防止它们离家出走,找不到回家的路,可以在猫的项圈上植入微芯片,也可以给猫系上GPS追踪项圈,通过手机应用,可以快速找到猫。
3、很多养殖宠物猫的人,在猫成年之后,就给猫作绝育手术,把猫咪“原始而冲动”的想法扼杀在摇篮之中。
这种方式可以让不少猫咪成为流浪猫,但是也让它们失去该有的“冲动的爱情”生活,对于猫咪来说无比残忍。
写到最后:猫咪离家出走,再也不回家,有很多因素造成,有可能迷路,有可能是“出轨”,组建新家庭,也有可能病死了,还有可能成为饭桌上的美食。
现在城市里的流浪猫越来越多,小部分是猫离家出走后,迷路回不了家,但大部分的流浪猫是被主人故意抛弃。
猫主人可能厌烦猫咪的毛发,在不固定地方拉屎,还有没钱买猫粮,还有主人失恋、离婚。
猫最终还是抗下了所有,人类习惯了玩够了就随意抛弃,宠物狗也是一样的命运。
为什么猫咪离家出走后就不愿意再回来了?
猫咪离家出走后就不愿意再回来,可不是猫咪不知感恩,更不是喂不熟的白眼狼之类的,其原因多跟猫咪的发情期、生活环境与经历等有关。
01、发情期影响造成猫咪离家出走。
未绝育发猫咪会在交配季节进行争夺配偶的战斗,这种争夺可不是一两天就了事的,大多要持续十天半月左右。
在进行争斗配偶的过程中,有些猫咪战斗力较弱,很容易比强悍的猫咪打伤,严重时出现致命伤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饲养猫咪若无繁殖想法,最好提前绝育避免猫咪因此而出现离家行为。
02、散养或流浪过的猫咪更容易离家出走。
自由过的猫咪是过不惯金丝雀的生活,它们与从小就被人类圈养的品种猫不同,虽然会感恩人类的救助,却不会放弃曾经的自由。
有这种经历的猫咪,大多都有着不错的野外生存能力,且习惯了自由与危险并存的环境,它们可以短暂的享受安全的环境,却无法一直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
毕竟猫咪的好奇心是出了名的,更何况是早已探索过外边世界的猫咪呢?所以啊!饲养这样的猫咪就一定要做好防逃措施才行。
03、因好奇外边世界而迷失回家的路。
都说“好奇心害死猫”,特别是从小就被人类圈养的品种猫,一旦跑到野外只有很低的生存几率不说,其找到回家方向的技能也几乎没点亮。
(这里的品种猫是指人工培育的品种,不含原始品种猫咪)
再加上野外本就危机四伏,更有凶残的动物袭击,纯家养的猫咪又怎是它们的对手?能顺利逃脱野外动物的伏击都算是幸运了。
这也是不少家养猫咪一旦走丢,就很难找回的主要原因之一。
更何况还得面对食不果腹、疾病缠身的危机!纯家养的猫咪流浪在外,却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难以获取足够的食物,毕竟习惯了铲屎官定时定点的喂养,哪里知道自己寻找食物会是不容易的事情?
总之一句话,家养猫咪流落在外,不是它们不想回家,而是环境不允许,更有可能是早已经悄悄地死在了野外。
04、猫咪不满意现有的生活状态而离家出走。
猫咪并不是好吃好喝好住的供着,就能够收买它的心,它们是一种喜欢自由且自身独立性较强的动物。
特别是散养状态的猫咪,只要发现了比现在生活更好的地方,在跟主人感情不深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发生离家不再归的行为。
有些人虽然给猫咪提供了吃住,但动不动就打骂猫咪,或是根本不愿意花时间跟猫咪进行互动,又怎么能建立感情基础呢?
猫咪是有感情的小动物,不是机器猫!它们也需要感受到来自主人对它的在乎与陪伴,否则长期处于冷漠环境的猫咪,在遇到更好的铲屎官后,自然会选择更喜欢的人。
05、猫咪被人抓住而无法顺利回家。
好奇心满满地猫咪,在探索外边世界的时候,是不会想到会被他人“劫持”的事件发生,更不会想到还会就此回不来曾经熟悉的家。
有些人看到在野外东跑西窜的猫咪时,会下意识的认为是无主的,若是猫咪再软萌可爱,那么被抓回自己家的几率就更高了。
还有一种可能,猫咪被黑心肉贩子抓住,成为了他人口中的盘中餐,这种可能性也是蛮高的,毕竟家养猫咪对人类的警惕性底,很容易被这类坏人逮住的。
所以想要猫咪不丢失,平常一定要做好猫咪的防逃措施才行哦!
我是宠物达人【汪小弟】,虽然小弟养宠经验不算短,但必有疏漏之处,希望大家能多多交流,一起更好的分享养宠的经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