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罗斯柴尔德家族是一个怎样的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是一个犹太裔的巨富家族。首先我们来看看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发展史。罗斯柴尔德家族(Rothschild family,...
罗斯柴尔德家族是一个怎样的家族?
罗斯柴尔德家族是一个犹太裔的巨富家族。首先我们来看看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发展史。
罗斯柴尔德家族(Rothschild family,也译为洛希尔家族):地球上最神秘强大的家族,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富翁。
它发迹于19世纪初,其创始人是梅耶·罗斯柴尔德(Mayer Amschel Rothschild)。他和他的5个儿子即“罗氏五虎”先后在法兰克福、伦敦、巴黎、维也纳、那不勒斯等欧洲著名城市开设银行。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王国。鼎盛时期,他们翻云覆雨的力量使欧洲的王公贵族也甘拜下风。时至今日,世界的主要黄金市场也是由他们所控制。其第四代居伊·罗斯柴尔德,是世界著名的银行家,他的经历与家族的命运一起跌宕起伏。
他的五个儿子分别是:
阿姆斯洛 Amschel Mayer Rothschild (1773-1855) - 法兰克福
所罗门 Salomon Mayer Rothschild (1774-1855) - 维也纳
纳坦 Nathan Mayer Rothschild (1777-1836) - 伦敦
卡尔 Calmann Mayer Rothschild (1788-1855) - 那不勒斯
杰姆斯 James Mayer Rothschild (1792-1868) - 巴黎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家训:“金钱一旦作响,坏话随之戛然而止。”“只要你们团结一致,你们就所向无敌;你们分手的那天,将是你们失去繁荣的开始。”“要坚持家族的和谐。”
在19世纪的欧洲罗斯柴尔德几乎成了金钱和财富的代名词。这个家族建立的金融帝国影响了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
罗斯柴尔德一词起源于“红盾”。这个家族从16世纪起定居于德国法兰克福的犹太区。当时因为没有街名和门牌号码,每家的家族便被称为“罗斯柴尔德家”,一直沿用至今。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法兰克福城默默无闻地度过了两个多世纪,直到18世纪才开始发迹。使这个古老的家庭开始兴旺发达的,是梅耶·罗斯柴尔德(1744-1812年)。
梅耶自小就很聪明,因此他父母把他送到犹太宗教学校学习,希望他长大后当一名拉比。但梅耶对此没有多大兴趣,当他父母去世后,他便弃学经商,走进了生意场。当时,他20岁,开始做买卖古董和古钱币的生意,同时也兼兑换钱币。由于他的精明能干,并依靠当地有权势的威廉伯爵,生意越做越兴旺。后来,他不仅经营棉制品、烟酒,并开始从事银行业,20多年之后便成为法兰克福城的首富。
如果罗斯柴尔德家族一直在法兰克福经营,其影响仅限于德国。然而,目光远大的梅耶·罗斯柴尔德让他的5个儿子走出法兰克福,走出德国,分散到欧洲各地。
罗斯柴尔德家族最早向国外发展的是梅耶的三儿子内森。他于1804年只身来到英国伦敦,开始时做一些棉布生意。当时欧洲正值拿破仑战争,一些德国贵族流亡到了英国,其中包括法兰克福的威廉伯爵。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威廉伯爵委托内森购买了大批英国的债券,内森便借机自己也做起了债券和股票生意。内森凭借自己的精明和才干,不久便发了财,成为伦敦金融证券界的巨头。后来,他又不失时机向英国政府提供巨额军费,与伦敦军政要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内森在英国的成功,鼓励了老罗斯柴尔德。为了方便英国与欧洲大陆的金融和贸易往来,他又在1811年把最小的儿子詹姆斯派到法国,在巴黎站稳了脚跟。几年后,老二所罗门、老四卡尔又分别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和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建立了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的分行。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老梅耶·罗斯柴尔德与大儿子阿姆歇尔坐镇老家法兰克福,其他几个儿子分布在伦敦、巴黎、维也纳和那不勒斯的金融和商业帝国。
罗斯柴尔德兄弟经营技巧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利用他们分布在欧洲各国的分支获取政治、经济情报,迅速互相沟通。这样,他们往往能迅速了解各地的政治经济动向,推选采取行动,出奇制胜。
例如,当1814年拿破仑与欧洲联军对抗时,战局变化无常,英国的证券交易因此很不景气。后来,战事发生逆转,拿破仑兵败滑铁卢,伦敦的内森在英国政府得知这一消息之前便预先得到情报。他乘伦敦债券价格尚未上涨之际,大批吃进,结果大大地赚了一笔。一个世纪之后,伦敦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又比日本驻英国的使馆早两天获得日本海军全歼俄国舰队的消息。由于罗氏家庭消息灵通,被人们称为“无所不知的罗斯柴尔德”。
为了保密,他们有自己专门的信使,彼此用密码进行联系。例如,老罗斯柴尔德的代号是“阿诺迪”,称威廉伯爵为“戈德斯坦”,把在英国的投资称为“鳕鱼干”。数年之后,当罗斯柴尔德家族扩展到美洲后,他们仍用这种方法保持欧美之间的联系。当美国内战即将结束时,伦敦的列昂内尔(内森之子,1808-1879年)收到他的代理人从美洲发来的一份电报,内称:“夏勒姆先生将至”。夏勒姆(Sholem)是意第绪语“和平”的译音。罗斯柴尔德家族内部的信息传递系统迅速又可靠,以至于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有时也宁愿用罗家的信使来传递她的信件,而不用英国的外交邮袋。
到19世纪中叶,一个庞大的罗斯柴尔德金融帝国在欧洲形成。每当有战争,他们便向各国政府提供军事贷款,战后又为战败国提供赔款。他们在各地开办银行,从事证券,股票交易和保险业务投资工商业、铁路和通讯业,后又发展到钢铁、煤炭、石油等行业,其影响渗透到欧美及殖民地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
罗斯柴尔德家族对欧洲历史的影响,从它帮助英国政府购买苏伊士运河一事中便可见一斑。1875年一个星期天的晚上,列昂内尔在他伦敦的宅邸中宴请英国首相狄斯累利(他也是犹太人出身)。席间,列昂内尔突然收到一份来自法国罗斯柴尔德分行的电报,说埃及国王因缺少资金,打算把他掌握的17.7万股苏伊士运河股票卖给法国政府,但对法国提出的价格不满意,表示愿以400万英镑的价格卖给其他国家。狄斯累利第二天立即召开内阁会议,大家一致同意英国买下这批股票。然而,当时由于国会休会,无法筹集这笔资金。于是,列昂内尔果断地作出决定,由罗斯柴尔德银行伦敦分行向英国政府提供400万英镑,抢先买下了这批股票。此举使英国控制了苏伊士运河,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利益。列昂内尔·罗斯柴尔德也因此一夜之间成为举国上下敬仰的英雄。
尽管罗斯柴尔德家族拥有巨大的财富,并跻身欧美上流社会,但他们始终坚持着犹太人的传统、维护犹太人利益看得比做生意和赚钱更重要。罗氏家庭大多数人坚持族内通婚,这个家族下属的公司企业都按犹太教安息日的规矩,在星期六估算,不做任何生意。1820年,内森宣布不同任何一个拒绝给犹太人公民权的德国城市做生意。1850年,当卡尔借钱给罗马教皇时,向教廷提出要求拆除罗马的犹太隔都。19世纪伦敦的罗斯柴尔德银行宣布不向俄国沙皇贷款,因为沙皇政府迫害和虐待俄国犹太人。
列昂内尔1858年成为英国下议院议员。他不愿以基督教徒的方式,而要求犹太教方式用手按《希伯来圣经》,头上戴犹太帽子举行宣誓。上议院的贵族开始表示反对,但后来同意了,这在以基督教为国教的英国实在是不同寻常的,是长期受歧视的犹太人的一个胜利。27年后,列昂内尔的儿子内森尼尔成为英国第一位犹裔贵族和上议院议员,他同样也是用他父亲的犹太方式宣誓的。
罗氏家庭还积极参加犹太人的各种活动,向犹太社团捐助了多笔慈善金。这个家族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也有不解之缘。它在法国的成员爱德蒙男爵(1845- 1934年)20世纪初向巴勒斯坦的早期犹太移民提供了约600万美元的资金,帮助移民们购买土地和生产设备,定居生存。伦敦的沃尔特(1868- 1937年)曾任英国犹太复国主义主席。正是他,与犹太复国主义领导人魏兹曼一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英国积极活动,终于使英国政府以外交大臣贝尔福致沃尔特·罗斯柴尔德勋爵一封信的形式,发表了著名的《贝尔福宣言》,最后导致了以色列国的建立。
总之,罗氏家庭是一个典型的犹太家族周围。利奥波德·列昂内尔说过这样一句话,大概可以反映和代表这个家族所有成员的思想:“我有两大荣誉:第一,我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一员;第二,我是一个犹太人”。
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国际舞台上活跃了二百多年,对欧洲和世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个家族的名声之大,大概只有20世纪美国的肯尼迪家族能够与之相比。人们对这个家族的成功活动也有种种评说,有人把它看作是犹太人智慧、财富、影响以及慈善事业的象征,也有人把它作为犹太人企业用金钱征服世界的一个活样板。
罗斯柴尔德家族靠做古钱币生意和发战争财而暴发,后主要投资于金融行业。罗斯柴尔德家族有五个儿子,分别控制了伦敦、巴黎、维也纳、那不勒斯、法兰克福、纽约和柏林,他们成为欧洲金融市场呼风唤雨和左右政局的最大力量。伦敦的罗斯柴尔德在1833年不列颠帝国废除奴隶制以后,曾拿出2000万英镑用以补偿奴隶主的损失;1854年,他们还为英国在克里米亚同俄国的战争提供了1600万英镑的贷款;1871年,他们又拿出了一亿英镑为法国向普鲁士支付普法战争的赔款;他们还控制了整个欧洲的铁路,所有法国给俄国的贷款,都是由该家族提供的;在美国内战期间,他们已成为联邦财政的主要财源。
他们以独特的犹太行为处世方式,在异国的大地上大放光彩,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富翁。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兴起,充分体现了犹太人的营财之道和民族特性。在200多年的辉煌历程中,家族始终保持着不竭的创造力和强大的凝聚力。其家族虽然支脉庞大,但却一直保持着一种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力量。
在反犹浪潮滔滔汹涌的环境之下,他们运用智慧,沉着迎战,化险为夷;特别是在同希特勒的较量中,他们更是凭借财富和非凡的谈判智慧,令纳粹头子也算盘尽失,无可奈何。他们一方面以拒绝向反犹国家贷款来抵制反犹国家,另一方面给犹太人的慈善事业甚至犹太复国主义事业以巨大的帮助。被全世界犹太人赞颂为“真正的大宪章”的《贝尔福宣言》,是以英国外交部致罗斯柴尔德家族英国支脉的纳撤尼尔·迈耶·罗斯柴尔德勋爵的形式发表的。
罗斯柴尔德家族不但是经济世界中的金融舵手,而且在犹太民族的整体生活中,也是当之无愧的“红盾牌”(罗斯柴尔德乃德语“Rothschild”,意为“红色之盾”)。
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国际舞台上活跃了200多年,对欧洲和世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个家族的名声之大,大概只有20世纪美国的肯尼迪家族能够与之相比。
对这个家族的成功有种种评说:有人把它看作是犹太人智慧、财富、影响以及慈善事业的象征;也有人把它作为犹太人企业用金钱征服世界的一个活样板。
罗斯柴尔德家族是一个怎样的家族?
2005年,美国著名的财经杂志《福布斯》曾进行了一项名为“历史上最有权势的二十位商人”的评选。在这个财富榜上,囊括了福特、摩根、洛克菲勒等大名鼎鼎的人物,不过排在第7位的梅耶·罗斯柴尔德,虽被冠以“国际金融之父”,却并不太为今人所知。
实际上自18世纪末起,梅耶所缔造的金融帝国就始终对整个欧洲经济具有巨大影响力,而罗斯柴尔德家族也被视为历史上最为成功的商业家族之一。只不过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其独特的行事风格,该家族似乎总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第一、梅耶开创“红盾”家族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历史可追溯到16世纪。那时,该家族还默默无闻地定居于德国法兰克福的犹太区。直到18世纪时,在梅耶·罗斯柴尔德的努力下,这个古老的家族才开始兴旺发达。
出生于1743年的梅耶自小就很聪明,父母把他送到犹太宗教学校学习,希望其长大后当一名拉比。但梅耶对此没有多大兴趣,当父母去世后,他便弃学经商。他先是前往汉诺威银行学习金融实务,20岁时又返回法兰克福,开始做买卖古董和古钱币的生意,同时也兼兑换钱币。由于梅耶总是在自己的店门口放置一个红色的盾牌,于是周围人渐渐就称这个家族为“罗斯柴尔德”(德文中的意思为“红盾”)。
当时,欧洲各国的王公贵族们普遍爱好收藏古钱币。梅耶于是便亲自编辑《古钱手册》,并附上详细的解说,然后邮寄给各地的王公贵族们,希望能够借此成为王家指定店。幸运的是,德国诸侯黑森伯爵威廉同意了他的要求。紧接着,梅耶以近乎赠送的价格,将自己收藏的许多珍贵古代徽章和钱币卖给威廉。不仅如此,他还极力帮助公爵收集古币,并经常为他介绍一些能够使其获得数倍利润的顾客。就这样,双方建立起极为密切的合作关系,而梅耶则迅速成为法兰克福的首富。
更巧合的是,一次意外的机会又使得梅耶获得了巨额财富。当时正值拿破仑战争期间,德国境内的许多小诸侯国都曾遭到冲击。为了逃避拿破仑的打击,黑森伯爵威廉也被迫逃亡丹麦。临行之际,这位当时欧洲最富有的诸侯将300万英镑现金交给梅耶保管。正是这笔巨款,使罗斯柴尔德家族一跃成为欧洲第一个国际银行家。在短短的几年间,梅耶利用这笔巨额资金发展自己的业务,并将触角伸向欧洲各地。值得一提的是,当拿破仑失败后,梅耶便将那300万英镑以及一大笔利息交还给了黑森伯爵。这一举动,又使本已声名显赫的罗斯柴尔家族身价倍增。
到1812年去世时,梅耶已基本奠定了罗斯柴尔德金融王国的基础。具有独创性的是,他还建立起了一个横跨全欧洲、而且只属于本家族专用的情报传递网。正是这个高效率的情报通讯网,使其家族得以在后来利用信息优势而大发横财。在那个年代,由于罗斯柴尔德家族内部的信息传递系统迅速而可靠,以至于就连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有时也宁愿用他们的信使来传递信件,而不用英国的外交邮袋。
作为一名犹太商人,梅耶还非常注重家族的建设,他所制定的家训便是:“只要你们团结一致,你们就所向无敌;你们分手的那天,将是你们失去繁荣的开始。”在去世之前,他还立下了森严的遗嘱,其中包括:所有的家族银行中的要职必须由家族内部人员担任,,只有男性家族人员能够参与家族商业活动;家族通婚只能在表亲之间进行;绝对不准对外公布财产情况;在财产继承上,绝对不准律师介入等。为了扩充家族的势力,目光远大的梅耶还把他的五个儿子分别派往欧洲各大城市,从而使家族的商业传奇不断延续。
第二、罗斯柴尔德“五虎”掌控欧洲
1804年,梅耶将三儿子内森派往英国伦敦,从而迈出了罗斯柴尔德家族向国外发展的重要一步。内森只身来到伦敦后,起初只是做一些棉布生意,但很快就开始在金融界呼风唤雨了。当时的欧洲正值拿破仑战争,一些德国贵族被迫流亡到了英国,其中就包括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世交黑森伯爵威廉。后者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委托内森购买了大批英国的债券,而内森便借机做起了债券和股票生意。他凭借与其父亲一样的精明和才干,不久便大发横财,成为伦敦金融证券界的巨头。后来,他又不失时机地向英国政府提供巨额军费,与伦敦军政要人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
1814年,当拿破仑与欧洲联军对抗时,由于战局变化无常,导致英国的证券交易很不景气。1815年6月18日,英、法双方在比利时的滑铁卢进行决战,对于这场战役的结果,当时几乎无人能做出准确的预测。而在金融界,这场战役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最终的胜负结果将直接决定英国政府国债的命运。如果英国获胜,那么它的国债的行情就会猛涨;反之,则连英国国家银行都有可能面临破产的危险。可想而知,所有投资者都在等待战役的最终结果,而如果谁的消息更为灵通,谁就可以获得暴利。
这次,罗斯柴尔德家族发达的情报组织充分体现了其价值,他们驻扎于欧洲大陆的信使在第一时间知道了法国战败的消息。随后,报信者立即从荷兰的鹿特丹港乘坐快船,渡过多弗尔海峡到达英国,将消息交到内森手中。内森接到消息后立刻登上马车赶往伦敦,乘英国债券价格尚未上涨之际,大批吃进,结果一下狂赚了几百万英镑。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居然比英国政府还早几个小时得到这一消息。滑铁卢战役之后,内森一举成为英国政府最大的债权人,从而控制了英国的金融命脉。
正所谓“虎父无犬子”。与内森一样,梅耶的另四个儿子也几乎全部继承了父亲的优秀品质。内森在英国的成功,更鼓励了梅耶。他先后又将最小的儿子詹姆斯派到法国,将老二所罗门、老四卡尔分别派往奥地利和意大利,让他们在巴黎、维也纳和那不勒斯建立了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的分行,加上大儿子阿姆歇尔坐镇老家法兰克福,最终形成了一个由罗斯柴尔德“五虎”控制的、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金融和商业帝国。在此后百余年的时间里,这个家族简直是无所不能,即使那些王公贵族也不得不甘拜下风。例如在1905年时,伦敦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甚至比日本驻英国的使馆早两天获得日本海军全歼俄国舰队的消息,因而被时人称为“无所不知的罗斯柴尔德”。1833年,当英国宣布废除奴隶制以后,内森曾一下拿出2000万英镑用以补偿奴隶主的损失,替英国政府解决了一大难题。
第三、犹太民族的骄傲
到19世纪中叶,罗斯柴尔德家族除了在各地开办银行,从事证券、股票交易和保险业务外,还投资工商业、铁路和通讯业,后又发展到钢铁、煤炭、石油等行业,这个庞大的金融帝国在欧洲的各个角落都发挥着影响。特别是到该家族的第三代时,这种影响力更是被发挥到了极致。每当发生战争,他们便向各国政府提供军事贷款,战后又为战败国提供赔款。1854年,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他们为英国提供了1600万英镑的贷款;1871年,他们又拿出了一亿英镑替法国向普鲁士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即使在大西洋对岸,他们也是内战期间美国联邦财政的主要财源。
罗斯柴尔德家族对欧洲历史的影响,通过它帮助英国政府购买苏伊士运河一事可以最好地证明。那是1875年一个星期天的晚上,内森的儿子列昂内尔在伦敦的宅邸中宴请英国首相狄斯累利。席间,列昂内尔突然收到一份来自法国罗斯柴尔德分行的电报,说埃及国王因缺少资金,打算把他掌握的17.7万股苏伊士运河股票买给法国政府,但对法国提出的价格不满意,表示愿以400万英镑的价格卖给其他国家。狄斯累利第二天立即召开内阁会议,大家一致同意英国买下这批股票。然而由于当时国会休会,政府无法筹集这笔资金。于是,列昂内尔果断地做出决定,由罗斯柴尔德银行伦敦分行向英国政府提供400万英镑,抢先买下了这批股票。此举使英国控制了苏伊士运河,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利益,列昂内尔也因此一夜之间成为举国上下敬仰的英雄。
难能可贵的是,作为犹太商人的成功代表,拥有巨大财富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又始终坚持着犹太人的传统,并处处维护犹太人的利益。列昂内尔就曾自豪地宣称:“我有两大荣誉:第一,我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一员;第二,我是一个犹太人”。据说,这个家族下属的公司企业都按犹太教安息日的规矩,在星期六估算,不做任何生意。1820年,内森宣布不同任何一个拒绝给犹太人公民权的德国城市做生意;1850年,当卡尔借钱给罗马教皇时,向梵蒂冈提出要求拆除罗马的犹太隔都;而当沙皇俄国政府迫害和虐待本国犹太人时,罗斯柴尔德家族又宣布坚决不向其贷款。1858年,列昂内尔成为英国下议院议员,但他执意要求以犹太教方式而不愿以基督教方式举行宣誓,最终居然获得了上议院贵族们的同意。后来,列昂内尔的儿子内森尼尔在成为英国上议院议员时,又同样用父亲的犹太方式宣誓。
此外,罗斯柴尔德家族还积极参与犹太人的各种活动,经常向犹太社团捐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家族还是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中重要的一分子。早在20世纪初,该家族在法国的成员爱德蒙男爵就向巴勒斯坦的早期犹太移民提供了约600万美元的资金,帮助他们购买土地和生产设备,定居生存。同样出自该家族的沃尔特·罗斯柴尔德勋爵曾任英国犹太复国主义主席,此人后来与与犹太复国主义领导人魏兹曼一起积极活动,终于使英国政府发表了著名的《贝尔福宣言》,最后导致以色列国的建立。
20世纪以来,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国际金融界的地位已大为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摩根家族等更现代化的财团。尽管如此,这个家族仍称得上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商业家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