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身边有朋友从千万富翁到一无所有吗?我哥的发小,在2000年,大家月收入不超400块时,他就年收100多万。可9年后,他变成了千万负翁,妻子抑郁、亲爹自杀、娘也...
你身边有朋友从千万富翁到一无所有吗?
我哥的发小,在2000年,大家月收入不超400块时,他就年收100多万。可9年后,他变成了千万负翁,妻子抑郁、亲爹自杀、娘也成了半疯子……
这个毁掉自己的人叫小刚,他是我哥的同学,住在隔壁,他们村小学只有三年级,四年级转来我们村读,就这样认识了我哥。
我哥上学时,上进心一半用来结识好兄弟,一半应付学习,经常趁我大伯和大妈不在家招呼一群兄弟在家里抄作业。那时候,我还小,爷爷奶奶想我了,会去外公外婆家接我回来住几天。从小在外公家长大的我,回村后就跟外乡人一样,小孩子的友谊也要讲天时地利人和的,我一个编外人员自然没什么好友的。幸好,堂伯家的哥哥愿意带我玩,原因无他,因为我可以给他们当眼线通风报信。
我第一次见小刚就是在我大伯家,一张油腻的小饭桌上七八个脑袋围着我哥的作业本抄。小刚一张长长的黄瓜脸,自来卷的头发,白腻腻的皮肤,一点阳刚之气都没有,笑起来嘴角全是套环的括弧,露出整齐的牙齿。他最喜欢的动作是甩头,右手把刘海往上一抹,特别像洗发水广告里的明星。
当时大家都开始长个了,只有小刚个子最矮,只能坐最前排,有一次我站在他们教室外等我哥,他颠颠地跑出来跟我聊半天,他一张嘴就喜欢笑,一笑,嘴角就排满了括弧。
我们村附近有一个大水库,那时候,村民的最大收入就是等水库开闸,然后打了鱼去县城或者各个村售卖。小刚他爸胆子大,什么鱼他爸都敢打,摩托车后面牢牢地绑了一个很大的铁皮箱子,装着刚打回来的鱼虾。他爸开车不顾路上多少孩子,摩托车总是呜呜地咆哮,迫不及待地奔到县里的海鲜市场。有人说他爸开车二楞,有人说他爸做派张狂,后来小刚发迹胡作,周围的人都说随他爹。
小刚是家里的独子,家境也比一般孩子要好一些,花钱一直大手大脚。我哥说他们不喜欢小刚的原因是他太显摆。那个年代大家都穿得普通,他最喜欢穿白色的衬衫,熨得平整熨帖,几乎看不到褶子。袖口的扣子扣得严实,手表一定要露出来,衬衫下摆一定要扎进裤子里面,腰带上挂一串钥匙,行走时叮叮当当响,头发上一直散发着浓烈的摩丝味儿。因为他太过整洁的穿着,我哥他们背地里喊他二尾(yi)子。
他一方面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生怕兄弟们勾肩搭背弄脏,另一方面又渴望跟大家打成一片。两相矛盾下,他用金钱收买不多的人心。吞云吐雾后,大家不停地摩挲他一丝不乱的发型。不论大家怎么戏弄他,他都不说话,不停地摆弄自己的发式,企图回到原来的整齐。
初中毕业后,除了我哥考入高中,其他的兄弟都去了技校,大家唯一的联系就是寒暑假。我哥读高中的三年一到寒暑假,我大伯家就乌泱泱一帮人,今天打牌,明天上山,后天下水,成天在一起厮混。那时他的这帮同学里很少有小刚的身影,偶尔提起来,大家都说小刚现在俨然看不出是农村孩子,就连方言都不轻易说了,而是改成了生硬的普通话。
我哥高三没有参加高考,结了业就去市里上班,他的好兄弟们也纷纷毕业,司机,厨子,学徒,工人,大致这么几个行业。小刚他爸给他买了辆面包车,他在市里跑了一年的出租。
2000年初,小刚他爸跟村长称兄道弟,关系火热。他爸想让小刚回村,在村委里面混个差事,村长给他出了个好主意:建冷藏厂。方圆几个村子都靠水库吃饭,每年开库打捞的鱼虾可以低价收购存进冷藏厂,待封库或年底时可以高价出手。
在村长的指导下,小刚花了五万块钱得到了产权证,在果园建起了冷藏厂。年初要跟村里人借钱维持冷藏厂的运营,逢年过节大批的冷藏鱼虾贩卖出去,小刚再把钱还给村民。
冷藏厂一年的收益大概100万以上,在农村人眼里是个不菲的数字,那时候,我爸一个月工资还不到400块。这时,小刚也突然在我哥的兄弟圈里活跃起来,招呼大家搞聚会。聚会的饭店也是他选的,俨然是主人的模样吆喝大家吃好喝好。
席间大家吃吃喝喝,鲜有人听他吹嘘,跟初中时一样,钱他掏了,人心总也买不到。好像也习惯了,他也不在乎。买单是他最风光的时候,大家多用现金付款,他选择了刷信用卡,将“杨小刚”三个字帅气地写在pos单上。
冷藏厂给他们父子俩带来了风光的生活,每个月父子俩的开销在10万以上。上一年赚的钱花完了爷俩就出去借钱,等年底鱼虾出手再还上。借钱,挣钱,还钱,花钱,周而复始,村民相信小刚父子俩的信誉,几年下来毫不犹豫地借钱给他。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小刚认识了县里银行的主任,得知可以零首付买车,他动心了。可自己还欠了银行贷款没有资格享受这项政策,他来找大业帮忙。大业是我兄弟里头脑最不灵光的一个,娶了个更加不灵光的老婆,用我哥的话说“两口子笨到一起去了”,这么大的事夫妻俩竟然一致同意帮忙。
我哥听说后劝大业三思。
“我问过了,银行说还不起就拿车抵押,反正也是他的车,我没有损失”,大业说。
宝马车虽是挂在大业的名下,可他一次都没摸过,只负责各种签字,小刚则开着宝马在乡间驰骋。
起初的一年,小刚每个月都能按时还上银行贷款,大业觉得这个忙只是举手之劳。可是后来发生的事,让大业至今懊悔不已。
成也萧何败萧何,小刚人生的急转直下也是毁在冷藏厂上。
09年,小刚的冷藏厂被纳入修路规划图中,他的冷藏厂有产权,县里给的拆迁估价是700万。这个数字一下子把他砸蒙了,多方找人打听,他知道有产权是个大金蛋,他不签字,县里就没办法。一夜间发现当初花了五万块钱办的产权证是个摇钱树,父子俩做起了发财梦。
他爸第一件事是去城里抵押了冷藏厂设备,贷了数百万高利,拿来竞选。前几年他爸在与村长推杯换盏的酒后真言里,知道村长这些年日子远比他逍遥,于是萌生了竞选村长的野心。
为了竞选成功,他爸用钱到处打点关系,同时明码标价买选票。他们父子俩日益膨胀的虚荣心像气球一样吹了起来,一家人隔三差五下馆子,吃好喝好,随时随地用钱说话,想尽办法拉拢村民。
而村长技高一筹,他借用了关系让高利贷上门催账,一下子把小刚父子的底儿抖掉了。村民晓过来不管谁当村长都一样,而且小刚父子俩一屁股饥荒,一旦当选了村子早晚能把村里的土地卖光。经此一事,小刚他爸落选了,向来交好的村长也与他决裂。
小刚父亲到底借了多少高利贷大家都不清楚,据说光一家高利贷公司上门催要就有200万,相比之下父子俩欠村民的60多万债务变得轻如鸿毛。
即便如此,小刚也不急,他有冷藏厂拆迁的胜券在手,花钱照旧如流水。
“我有产权,谁敢动我?1000万少一分我都不签”,他这句口头禅喊得村里人尽皆知。
转年来,拆迁办还是不能跟小刚在赔偿额上达成一致,800万是他们给的最高价格,小刚就是不签。动工在即,规划图改了,绕过小刚的冷藏厂,这下小刚父子慌了。
一个与规划图纸擦肩而过的冷藏厂变得一文不值,因为大肆的修路,周围的水产养殖锐减,冷藏厂生意一落千丈。此时,小刚再也无法负担每个月一万多的车贷,竟然想到将宝马车做抵押借高利贷的损招。
借来的高利贷不足以还清银行的贷款,银行找大业,大业找小刚。小刚拆东墙补西墙的,结果是宝马车被高利贷扣了,利滚利又滚出一部分高利贷。原来只欠银行钱,现在变得又欠了高利贷。
父子俩生活里就剩下焦头烂额的高利贷,还有被放贷者拉走设备的冷藏厂。各方的放贷者还有债主们开始逼他们还钱,父子俩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再也无法应对,于是逃了。小刚在他爸的安排下去了上海,投靠他爸年轻时的战友。至于他爸,听说还藏在村里,但是高利贷的讨债者就是找不到人。
小刚的南逃给大业带来的是毁灭性的灾难,放贷者查到宝马车在大业名下,跑到村里找大业要钱。大业家的墙现在刷成了粉红色,与周围的灰白色格格不入,透过粉色的乳胶漆我还能看到四个清晰的大字:欠钱还钱。高利贷者上门讨要的次数多了,大业也懒得再粉刷遮盖,墙上,地上,全是讨债大字。
去年夏天大业还去上海找过小刚讨债,直到年底才两手空空回了老家。我哥说小刚给放贷者打过电话,说此事与大业无关,他赚了钱会还的,放贷的再也没骚扰过大业一家。
银行那里还有几万块没还上。没有宝马做抵押,大业家里唯一值钱的一辆面包车被银行拖走,之前他靠面包车在村里做出租车生意,现在只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了。
大业媳妇还为此事喋喋不休地骂,今年夏天我不知深浅问她债务到底清了没。
她瘦削的脸上写满了愤怒,当街对我大吼:你别跟我提这些乱七八糟的倒霉事,我不知道。说完把脸转在背后,偷抹了一把眼泪。
14年夏天,当初为小刚出谋划策的村长死在手术台上,他爸觉得翻身的时机到了,在家放了长长的一串鞭,宣布要二次竞选村长。因为千万巨债压身,谁也不敢选他。
小刚则应了由奢入俭难的古训,在上海的日子过得很小资,今天晒帝王蟹,明天是澳洲龙虾,洋酒茅台时常出现在他的朋友圈。谁也闹不清他哪里来的钱负担高额的消费。
一面是债务缠身,一面还在朋友圈炫富,这引起兄弟们强烈的反感。去年有一次他突然联系了我哥一个兄弟,说有个几千万的生意马上要签下来,让人家跟他合伙。
说来说去他出脑子,让人家出钱。
“到底是什么项目”?我很好奇问我哥。
“说是什么西部开发一类的,反正他说是大项目”,当然没人信他。
仗着冷藏厂是个金库的时候,小刚父子俩胡作了几百万,小刚的妻子想过离婚,但是离不起,婚内的债务要夫妻俩共同承担。小刚自己跑去上海,把妻儿撇在老家多年,去年秋天他偷跑回来一次接走了他们娘俩。小半年后小刚的妻子回了老家,不仅带回了儿子,还带回了忧郁症。如今她对儿子多半是不管不顾,撒手丢给婆婆。
小刚的母亲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每年村里农忙需要人手的时候,她都跑去打短工,挣钱供孙子上学,也管着一家的吃喝用度。前些年村长夫人唾手可得的风光已经不再。与儿媳妇不同,她没有抑郁而是走入另一个极端:暴躁。稍有不顺就将小刚父亲骂得狗血喷头,跟一个半疯子差不多。后来,小刚的爹不知道是实在熬不下去了,还是喝假酒喝傻了,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冬夜跳水库自杀了。而小刚连他亲爹的葬礼都不敢参加。
我最后一次看到小刚是06年的暑假,他开着面包车带着老婆孩子去赶集。远远地看到我,他摁一下喇叭冲我示意,嘴角的括弧还是那么分明,笑得春风得意。那是他冷藏厂效益最好的几年,也是我哥有一搭没一搭的到处换工作的那几年。我大妈那时常感叹小刚摊上一个有能耐的爹,父子俩靠着一个冷藏厂日子过得数一数二得红火。
今年八月份我会老家住了一个月,走那天,我哥送我,在路边我看到小刚冷藏厂的指示牌。一个晒得灰白的木板上写着“小刚冷藏厂”五个字,小刚两个字是红油漆写的,冷藏厂是黑墨水写的,向北画了一个指示箭头。
拆迁之前,以前我家也住在水库边,与小刚的冷藏厂相距不过一公里。每年寒暑假回家,我都在车上喊司机过了冷藏厂500米停车。而今这个指示牌让我恍惚,当年被我当路标的冷藏厂怎么迷失在一片荒地里?
在冷藏厂北边是已经通车的环湖路,原本这条路是要踏过冷藏厂而建的。
对于小刚的今天,我哥说全是自己胡作的。
“从小就显摆,有钱的时候显摆惯了,没钱的时候借钱也要显摆”。
村里人都说即便是冷藏厂现在1000万被拆迁了,也不够他们父子俩还债。现在小刚已经把冷藏厂的厂房跟土地以300万抵押出去,300万全还了高利贷。而小刚的朋友圈里全是励志与成功的微文。
写在最后:我们老家有一句话形容小刚父子这种人:穷了富不得(暴发户,一有钱就迷失了方向),富了穷不得(穷显摆,眼高手低,不务实。)。厚德载物,没有德,一切都是空的。有很多人就是这样穷一富一穷的大起大落,到最后,除了一堆牛皮和一屁股债,啥也没落到。
德与才要匹配,德不足以压住财,财就散了。对于暴发户来说,挣钱不是靠能力,而是靠运气,机遇得来财富的,很难有本事守得住财。所以不是有滔天本事的平凡人,挣到点钱一定要低调内敛才能守住自己的财富。
有句话说吃好点穿差点,说话说的难过点。意思就是你一定要吃好,因为身体是自己的,但穿上不用讲究,给别人说话的时候尽量把自己生活说的难过一点。不要招摇,真正优秀的人都低调。
有钱了却没有驾驭金钱的品行和能力,钱早晚会花完败光。要想有一百万,必须有驾驭三百万的能力。顺风顺水时,能够清醒认识自我、控制得住欲望的人太少!大多都成了一声叹息。
你身边有朋友从千万富翁到一无所有吗?
有!
因为做生意失败,从千万,甚至亿万到落魄的没有几个。但是因为赌博,从千万,亿万到一无所有的却有很多。
记得有一个父亲的朋友,身价过亿了吧,做贵金属生意的,发财是靠厂房拆迁。很多年前,他花了2000多万买了一套厂房,后来政府用地,收购拆迁,直接身价上亿。
后来,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没有用心在生意和发展上,开始享受人生。
不仅好女色导致离婚,后来还迷恋上了澳门赌博。
最后上亿的身价全部败光了,还欠下一屁股的债,现在人也不知道躲去了哪里。
所以说啊,一个人从一无所有到千万资产,亿万身价也许需要半辈子的时间。
但是从亿万升价,从千万富豪变为一无所有,只需要短短几年、甚至几个月的时间。
这就是人心贪婪,过度沉迷赌博,甚至没有自制率,不懂得风险控制的结果。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说,不要以一个人的现状去看他的未来。
现在不好的人未来可能会成为某一个行业的领头人;
现在好的,也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一无所有。
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财经背后更多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