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为什么杜甫的登高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杜甫的登高是七言律诗吗)

    栏目: 知识 日期:2022-10-31 17:00:37 浏览量(来源:小范

    [摘要]杜甫的《登高》为什么被评为唐诗七律第一?杜甫的《登高》是一首非常著名的诗。其气魄雄浑和宏大少有人能及。但说到七律中排名第一,也不过是明朝诗歌评论家胡应麟的一家之...

    杜甫的《登高》为什么被评为唐诗七律第一?

    杜甫的《登高》是一首非常著名的诗。其气魄雄浑和宏大少有人能及。但说到七律中排名第一,也不过是明朝诗歌评论家胡应麟的一家之言。

    胡应麟在《诗薮》中说出他对诗歌的评价标准:作诗大法,唯在格律精严,词调稳契,使句意高远,纵孜孜可剪,何害其工?骨体卑陋,虽一字莫移,何补其拙?如老杜”风急天高“乃唐七言律诗第一首。”

    我们先看胡应麟的评价诗歌的标准:

    第一点:就是严格遵守格律的原则。

    胡应麟是明代人,明代人评价唐诗本来就有天生的隔阂。因为唐朝人是开放的自信。明代人是内敛的闷骚。唐朝人不拘一格,而明代人墨守成规。所以格律应该服务于诗歌的内容。

    第二点:句意高远!

    什么叫句意高远,恐怕不是我们今天的理解。但也能找到对应的话,就是“正能量”。要站在忧国忧民的角度。这也是杜甫的诗在明清两代一再被拔高的原因。

    那么胡应麟的标准是否正确,按照我们今天开放式的眼光来看,诗歌应该以内容为第一,形式为第二。在内容好的情况下,可以牺牲格律,比如崔颢的《黄鹤楼》,连诗仙李白都佩服的五体投地。李白的眼光要远强于胡应麟。所以胡应麟评价有他的局限性。

    《登高》这首诗到底好在哪里,胡应麟的评价为什么有失偏颇,我们今天就来分析一下!

    一)《登高》是杜甫的巅峰之作

    这首诗写于公元676年。安史之乱结束四年之后。按理说大唐帝国终于结束了内乱,应该朝着重建家园,欣欣向荣的方向发展,诗人杜甫也应该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才对。为什么整首诗却透着悲凉。没有一点劫后余生的喜悦。

    杜甫生在一个最好的年代,公元712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也许我们今天认为自己出生在最好的时代。其实不是。我们可以这样想一想,我们今天的什么是世界第一?是文学,舞蹈,科技,还是军事力量?但大唐的开元盛世,却是全方位的领先于世界。不说别的,就唐诗,是何等的华美气魄宏大。那是一个处于巅峰状态的大唐人自信和才华的闪耀。就如同今天漂亮国的好莱坞一样,充满了想象力,每一部作品都让人叹为观止。杜甫就是出生在一个这样伟大的时代。

    杜甫是于公元770年去世的,也就是说现在的杜甫离去世不到四年时间。这时候可想而知杜甫的身体健康情况。也就是说,杜甫现在不但是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还是一个病人。并且由于战争的原因,和自己的家人已经离散。用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更让杜甫心酸的是,在他身体不好,没有任何谋生手段的时候,他的靠山,经常资助他的剑南节度使严武,于公元765年去世。因此杜甫被迫离开他安居了四年的草堂,不得不另寻出路。

    这段时间对杜甫来说是非常悲惨的,但对于中国文化来说,是非常幸运的。因为杜甫的诗歌风格完全处于成熟期。再加上杜甫生活的不幸,颠沛流离,因此有了更多的感慨,因此这一段时间杜甫不仅写下了著名的《登高》,还有《咏怀古迹》五首,其中大家耳熟能详就是“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并且杜甫随后还写下了千古名篇《登岳阳楼》,靠“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宏大的气魄雄视古今。这就是一个风烛残年唐朝老人的气魄。

    二)《登高》杜甫倔强的泪水

    对于想要“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的杜甫来说,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就。他不在乎自己是否穷困潦倒,也不在乎自己疾病缠身,因为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乎的是自己的人生价值,匆匆来人间一趟能留下什么。他并不希望自己靠诗歌名满天下。因此他写下了“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来表现他不甘和落寞。

    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的背景,我们再看杜甫站在白帝城的高台上看夔门的心情。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因为三峡大坝的建成,今天的夔门也许再也看不到江水滔滔的场景了。要知道夔门是天下第一峡-瞿塘峡的入口。可想而知江流湍急的场景。

    站在白帝城的高台之上,这里的风是呼啸而过的。两岸深山幽谷里的猿鸣是凄唳的。本来两岸的猿声就如同孩子的哭声,再有如此急促的风声加持。可想而知杜甫此时的心情。

    也许今天我们看不到瞿塘峡里江中的小渚,也看不到江水两岸的细细的白沙。因为现在的江水由于三峡大坝的建成,已经上涨,再也没有原来的江水奔流,中流击水的壮观景象。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站在杜甫的角度来看面前险峻的瞿塘峡。呼啸而过的山风带着猿猴的哀鸣,消逝在山林和深邃的天空中。青青江心小岛上的鸟儿,无视滩险流急,一会飞到江边细细的白沙上,一会又飞回到江心的小洲,自由自在。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两句中“落木”被人误会最多。很多人认为应该是“落叶”更为妥帖。因为只有漫天的黄叶才会萧萧下。

    那么真实的状态是什么呢。杜甫站在高台上,眼前奔腾咆哮的滔滔江水,而身边正是一眼网不到边的树林,正在呼啸的风中与树叶不舍的分离。落叶只会满天飞舞,而在群舞的落叶之中,是萧索站立的树木,脱去盛装,只剩下瘦弱的枝干。这是一幅动态的画卷。江水奔流如生命消逝,落叶绕着大树斜落而下仿佛是最后的一舞。苍凉悲壮跃然纸上。

    三)杜甫最后的挽歌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像杜甫这样的才华横溢的人,活到晚年就是孤独。因为没有人再能读懂他深邃的思想。能真正在思维上交流的人已经很少。所以只能与天地沟通,与山水对话,与自然相融。他看到我们看不到的风景,看到我们看不到的世界。因此才有“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宏大悲凉场面。万里悲秋,是为了理想一直都在路上,一直都在奔波,一年又一年,每次在他乡感叹秋风将至。一年又这样无所建树的结束了。

    直到自己已经年老体衰,疾病缠身的时候,还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奔波。登上白帝城的高台,看眼前风景,想历史风云。当年白帝城的刘备是不是该有同样的心情,心犹不甘!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后期的诗都是前面宏大,后面苦悲。让人感觉转的有点突兀,不是那么顺畅。有点虎头蛇尾的味道。其实这就是杜甫当年心中的真实写照。有宏大的理想,有杰出的才华,但就是仕途不顺,无法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因此每到最后,杜甫都有一种泄气的感觉。就是无论自己诗写的再好又能怎样,还不是一样让时世的“艰难”,生活中不如意的“苦恨”,一点一点磨去自己的雄心壮志,消磨自己宝贵的时间,一年又一年从阳光少年变成垂暮老人。

    以前还能借酒来发泄自己的不满,麻痹自己的情绪,而现在由于疾病缠身,连酒也不能喝了。无酒无友的日子,只有在路上,才让自己不感到寂寞,不感到凄凉。才有与自然对话,与山川交流的机会,才可以重新定义这篇山河,打上自己的烙印。

    综上所述:杜甫的《登高》是他晚年的巅峰之作。这首诗虽然被文学评论家胡应麟认为是七律之首,恐怕也只是胡应麟的一家之言。因为在唐诗中,出色的诗篇太多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首诗的确可以代表唐诗中七律的巅峰状态。

    他是杜甫在完全成熟时期的内心感悟和心理状态。完全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心情。


    杜甫的《登高》为什么被评为唐诗七律第一?

    《登高》是一首景象苍凉阔大 ,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全诗先写登高闻见之景 ,后写登高感触之情 ,情景交融 ,浑然一体。章法细密 ,句句皆律 ,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杜甫《登高》诗历来为人称道 ,一直脍炙人口。

    元人称它“一篇之内 ,句句皆奇 ,一句之中字字皆奇。”胡应麟曰:“此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移,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 , 前无昔人,后无来学,此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诗薮》) 杨伦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杜诗镜铨》)

    古人以农历九月九日为登高节。这一天偕家人或友人登高 ,是一种避邪气、赏风景的风俗。周处《风土记》云:“俗尚九月九日,谓之上九。茱萸到此日,气烈熟,色赤,亦可插其房以插头,云‘辟恶气,御冬’。”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也是一首登高思亲之作。

    《登高》大约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 的重阳节。这天五十六岁的杜甫在夔州独自登上白帝城外的高台,百感交集,于是写下了这首“旷代之作”: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一首景象苍凉阔大 ,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前四句写“登高闻见之景”,后四句写“登高感触之情。”缘情选景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浑然一体 ,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从细处着笔 ,写具体景物。诗人登上高台 ,就眼前之景 ,心中所感 ,写出了“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一腾播众口的名句。时值深秋重阳 ,天高气朗 ,山风猎猎 ,猿啼声哀。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选择了有代表性的景物。“风急”,高处“风急”,所谓“高台多悲风”,这是登高之感。“猿啸”《水经注》:“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猿啸哀”正是描绘了这种情景。这是登高所闻。秋江上景物萧疏 ,洲渚凄清 ,沙滩白净 ,水鸟翻飞 ,这是登高所见。

    这一联诗人用工笔描摹了 “风急”“、天高”“、渚清”“、沙白”、“猿啸哀”、“鸟飞回”这六种景物 ,既展示了节序的苍茫、凄清、肃杀的气氛 ,又烘托了诗人悲怆、愁苦的情怀。一俯一仰 ,一山一水 ,有闻有见有感 ,有动有静有色 ,十四字“字字皆奇”,无一虚设 ,表现了诗人用词造句写景抒情的精湛功力。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颔联从大处落墨 ,写整体景物。第三句承首句 ,写山 ,因风急 ,故落叶纷纷 ,萧萧而下 ;第四句承次句 ,写水 ,因风急 ,长江波涛汹涌 ,滚滚而来。

    “无边”状秋意之深 ,景界之阔 ,蕴含着诗人沉郁、悲凉之感;“不尽”写长江奔腾不息,也显示了诗人登高望远 ,视野开阔。“萧萧”形容落木“滚滚”描绘长江, 专以虚字传神 ,显示出出神入化之笔力。“无边”句融《楚辞》“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风飒飒兮木萧萧”的语意 ,创造出这一气势磅礴 ,格调雄浑 ,内涵深厚 ,音韵铿锵的千古传诵的名句。

    《登高》前两联是写江边秋景。“夫景以情合 ,情以景生。”“情景名为二 ,而实不可离。”(王夫之《姜斋诗话》) 诗人大笔勾勒 ,写出了天高风急 ,飞鸟回旋 ,高猿长啸 ,落木萧萧 ,长江滚滚这气势恢宏的秋景 ,但 ,笔在景上 ,情寓景中 ,在这合于节令 ,谐于情绪的景物描摹的基础上 ,诗人那苍凉、悲苦的身世之感流于笔端 , 写出了直抒胸臆的颈联、尾联。先看颈联 :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一联由以上的写眼前景转入抒胸中情 ,写得凝练而深沉。“万里悲秋”与颔联“无边落木”相承 ,由落叶之景引起悲秋之情“百年多病”与颔联的;“不尽长江”相承,由岁月如江水逝去引起壮志难酬之感。

    此联是诗人潦倒半生的生动写照。“‘万里’,是说离家有万里之遥‘作; 客’,指客居夔州‘百年’犹言一生;又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 ,构成了悲秋的最重要的部分。

    这短短十四字中含有八九层可悲的意思 :他乡作客 ,一可悲 ;经常作客 ,二可悲 ;万里作客 ,三可悲 ;又当萧瑟的秋天 ,四可悲 ;当此重九佳节 ,没有任何饮酒等乐事 ,只是去登台 ,五可悲 ;亲朋凋谢 ,孤零零地独自去登 ,六可悲 ;身体健旺也还罢了 ,却又是扶病去登 ,七可悲 ;而这病又是经常性的多种多样的 ,八可悲 ;光阴可贵 ,而人生不过百年 ,如今年过半百 ,只落得这般光景 ,九可悲 ,真是包括了无限的感慨 ! 我们非常佩服诗人高度的概括能力。”(肖涤非语)

    诗人自天宝十四年(755) 安史之乱爆发 ,就开始携带家小由奉天先到白水 ,由华州往秦州。乾元二年末 ,达成都 ,后由绵州泊梓州、阆州 ,大历元年 (766) 达夔州。十余年间 ,诗人辗转流徒 ,到处作客 ,生活无着 ,备受折磨 ,穷愁潦倒 ,多病缠身。“右臂偏枯半耳聋”。《( 清明》)“牙齿半落左耳聋。”《( 复明》)“卧愁病却废”。《( 客居》)“眼复几时暗”《( 耳聋》) 。诗人耳聋、眼花、脚废 ,还有消渴症(糖尿病) “病肺”、 ,半身不遂等。试想 ,一位“窃比稷与契”,原想“立登要路津”胸怀“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宏伟抱负的诗人 ,现在落到如此境地 ,又独自登台 ,面对苍凉萧条的秋景 ,其感慨若何 !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尾联把颈联的“内容补充得更具体、更深沉了。

    这两句诗的含意十分丰富:久客他乡 ,则备尝艰难 ,这是第一层;艰难自然愁多 ,是第二层;愁多势必促人衰老 ,是第三层;艰难、愁苦、更兼衰老 ,使得诗人心灰意冷 ,潦倒日甚 ,是第四层;穷愁潦倒 ,需要借酒浇愁 ,却偏因病不能喝酒 ,这反而更增添了愁烦 ,这是第五层⋯⋯。诗写到这里 ,戛然而止 ,好象意犹未尽。诗人把此时的情怀描述得这样细腻 ,给读者留下思索咀嚼的余味。”(张燕瑾《唐诗选析》)

    这首悲秋诗不同于文人骚客登高望远无病呻吟 ,它凝聚着诗人毕生艰苦追求而不遇的深沉的感喟 ,构成了一种雄浑、悲壮的基调。全诗通过“望中所见 ,意中所触”,描绘了江边的深秋景色 ,抒发了诗人感事怀乡的悲郁情怀。虽然这是一首人生悲歌 ,但却不是一味哀伤 ,而蕴含着一种壮烈的感情 ,读者依然能感触到诗人那种阔大的胸怀。

    《登高》诗“雄壮高爽”“故世共推之”, 为“古今独步之作。”清施补华评赞曰“《登高》一首: 起‘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收‘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通首作对而不嫌其笨者 :三、四句‘无边落木’二句 ,有疏宕之气 ;五、六‘万里悲秋’二句 ,有顿挫之神耳。又首句妙在押韵 ,押韵则声长 ,不押韵则局板。“《( 岘山说诗》)

    一般律诗 ,只有中间两联对偶 ,而此诗“则一篇之中 ,句句皆律 ,一句之中 ,字字皆律 ,而实一意贯串 ,一气呵成。骤读之 ,首尾若未尝有对者 ,胸腹若无意于对者。细绎之 ,则锱铢钧两 ,毫发不差 ,而建瓴走坂之势 ,如百川东注于尾闾之窟。至用句用字 ,又皆古今必不敢道 ,决不能道者 ,真旷代之作也。”(胡应麟《诗薮》)

    这首诗凝结着诗人壮志难酬、悲愤潦倒的喟叹 ,字字蕴含着愤慨 ,加之诗人技巧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故句句流畅自然 ,如天球石琢 ,已臻化境 ,充分体现出诗人“晚节渐于诗律细”的艺术特色。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