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战中,第一个正式向我国宣战的是哪个国家?二战期间,唯一向中国宣战的是圣马力诺,结果短短两个月,就被“灭国”了两次,如今对中国游客免签!这是怎么回事?到底是真的...
二战中,第一个正式向我国宣战的是哪个国家?
二战期间,唯一向中国宣战的是圣马力诺,结果短短两个月,就被“灭国”了两次,如今对中国游客免签!
这是怎么回事?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简单了解下“宣战”的知识
宣战,顾名思义是某国家或集团,宣布对其他国家或集团进入战争状态,宣战国要提前准备宣战书,内容主要包括宣战国双方国名、宣战理由、宣布从何时起处于战争状态以及其他有关宣告内容,简而言之就跟咱们的工作报告差不多。
可能有人会说,现代宣战前要写一份宣战书的传统,是不是来源于古代战争?
虽然古代战争确实有这一套,但现代战争关于“宣战”的准则,还得看“海牙第三公约”,也就是《关于战争开始的公约》,只要签署了海牙第三公约的国家,如果双方要正式展开敌对行为,宣战国就需要先搞一份宣战书,也就是公约内“预先且明确无误的警告”。
宣战书送到敌国,还不算真正产生作用,而是要所有中立国都收到后,敌我双方才正式进入宣战状态,纵观历史,直接宣战的情况少之又少,通常都是不宣而战,先发制人,例如1939年和1941年,德国进攻波兰与苏联;1941年日本突袭珍珠港等等。
另一种模式为“有条件的宣战”,意思就是只要在最后期限之前,敌国满足条件,双方就不会进行战争状态,例如A国要求B国归还10座矿场,最后期限是2022年12月31日,如果B国愿意归还,双方就不会打仗,如果B国不答应这个条件,2023年1月1日,双方就动真格了。
对于走正式宣战流程的国家,在战争结束后,大家还要坐下来签订和平协议,如果没签,从理论上来讲,双方还是处于战争状态,只不过暂时性休战。
圣马力诺的起源与现状
虽然罗马帝国在公元1世纪征服了大量民族,但却意外催生了基督教,在此后的200多年里,基督教的影响力愈发巨大,甚至在权贵阶层都有不少信徒。
301年,一位意大利石匠马力诺,因传播基督教,遭到帝国官僚的追捕,此人最后逃进了最高海拔739米、距离海滨城市里米尼23公里的蒂塔诺山,跟马力诺一起逃进深山的还有很多追随者,这里人迹罕至,在躲避帝国追捕后,他们开垦荒地、修建教堂,俨然发展成了一片自给自足的小天地。
313年,罗马帝国在内忧外患之际,为了缓和矛盾,最终选择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
392年,基督教被定为国教。
10世纪之后,意大利城邦极度繁荣昌盛,在改为共和制后,很多城邦都获得了自治权,其中就包括圣马力诺。
1243年,圣马力诺在1243年宣布建国。
1269年,圣马力诺共和国颁布宪法。
圣马力诺位于南欧意大利半岛东部,国土面积61.2平方公里,人口3.39万,是一个仅次于梵蒂冈城和摩纳哥的欧洲第三小国,而且圣马力诺属于国中国,这是指一个国家的领土,完全位于另一个国家的领土包围中,圣马力诺跟梵蒂冈一样,都是意大利的国中国。
圣马力诺延续着古老传统,他们的两名执政官由大议会选举产生,圣马力诺有大议会卫队,主要职责为保护大议会与执政官,城堡卫队主要负责政府机构常规服务与边境巡逻,其余受过训练的宪兵,负责维持公共秩序,预防和打击罪犯,至于市政警察,主要负责交通、民事、工业、商业、旅游、金融及税收秩序等,总体而言,圣马力诺属于国中国,军事上依赖意大利,所以他们没有正规的军队,国内也不执行义务兵役制,综合考虑之下,也没必要搞这些。
“袖珍小国”圣马力诺,为什么敢向我国宣战?
从上文我们不难看出,圣马力诺属于“袖珍小国”,参战纯粹是自讨苦吃,所以在二战刚开始,圣马力诺就积极理智的选择了中立,并且有时候还努力救治轴心国、同盟国的伤兵,是二战期间全球为数不多的“世外桃源”。
在墨索里尼被推翻后,德国派兵营救,之后大举进攻意大利南部,就在行军途中,德军需要经过圣马力诺,圣马力诺也很识趣,第一时间允许德军通行,并且保证不会投靠同盟国。
英国一看,以为圣马力诺倒向了轴心国,所以在1944年6月26日轰炸意大利时,也没多注意,几颗炮弹轰到了圣马力诺境内,造成至少26位圣马力诺公民死亡。
圣马力诺感觉非常憋屈,明明都说了,咱绝对保持中立,先是德国,后来又是英国,现在还有很多平民因此遇难,泥人尚有三分脾气,于是在1944年7月5日,圣马力诺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决定,那就是同时向德国、英国宣战。
德国、英国分属轴心国、同盟国,圣马力诺对德英宣战,就是向所有参战国宣战,中国跟英国都是同盟国,所以圣马力诺对英国宣战,也等于对中国宣战。
本来大家都没注意圣马力诺,宣战后倒好了,撤回都没用,德国跟英国又再次关注了起来,9月初,德国只派出了几百人就将圣马力诺给攻破了,这等于是二战期间第一次灭国。
1944年9月19日,英军第4步兵师跟德军在圣马力诺展开激烈斗争,德军溃败而逃,英军轻松占领圣马力诺,所以在圣马力诺向轴心国、同盟国宣战后,短短两个多月,就被灭国了两次,直到英国跟圣马力诺签订和平协定,这场“圣马力诺向所有参战国宣战”的闹剧才得以平息。
以上内容是不是看起来有种莫名的爽感,小国不自量力惨遭灭国,但是在查阅大量资料后,并没有圣马力诺向二战所有参战国宣战的官方记载,倒是有很多圣马力诺努力强调中立国的报道。
1942年,圣马力诺向美国强调中立国的立场。
1944年,英国再次向圣马力诺确认中立国的属性,后来在6月26日,英国皇家空军确实误炸了圣马力诺,造成他们国家10来个人意外死亡,但圣马力诺并没有如网络上传言的那般,失去理智的向两大阵营所有参战国宣战,而且努力重申中立国的地位,并且表示圣马力诺国内并没有其他国家的军事设施。
1944年7月末,德军在哥特防线压力剧增的情况下,才征用了两座圣马力诺公共建筑设立野战医院,设想一下,如果圣马力诺在7月5日就已经向德国、英国宣战,德国早就攻入圣马力诺,并且在圣马力诺设防,而不是在哥特防线岌岌可危的情况下,再去思考如何布防。
而且圣马力诺向德英宣战的时间也有不同版本,有人说是1944年7月,有人说是1945年2月,但不管怎样,圣马力诺宣战基本是个谣言,在1940年美国报纸称圣马力诺加入意大利阵营,对英国宣战时,圣马力诺就第一时间站出来辟谣,从圣马力诺的领土面积、人口、军事实力来看,宣战无疑是死路一条,保持中立才能在乱世中勉强活下去。
关于圣马力诺的一些其他知识
圣马力诺的国花是“仙客来”,此花多年生草本,冬春两季为花期,因品种优良,观赏性强,在18世纪后逐渐被欧洲各国大面积栽种,同时仙客来是我国山东省青州市的市花,也是1995年天津举办的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吉祥物。
圣马力诺没有总统、总理,他们的国家元首是两名权利相等的执政官,由大议会选举产生,任期只有6个月且不得连任,不过3年后可以再次参选。
旅游业、邮票业是圣马力诺国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早在1997年就接待了超过330万名游客,所产生的旅游收益超过了50%的GDP,可想而知,旅游业对圣马力诺是多么重要。
圣马力诺实行16年义务教育制度,全国境内共有6家托儿所、14家幼儿园、14家小学、3家初中、4家高中,整体受教育程度非常高,并且全体公民享受公费医疗。
圣马力诺没有机场、港口、铁路,但国内私家车却非常多,全国上下包括老弱妇孺总计约3.39万人,但国内注册汽车数量却超过5万辆,一家2~3辆车是常态,并且他们没有安装红绿灯,公路都是单行道和环形路,全国人民驾驶素质很高。
圣马力诺对中国游客免签,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旅游。
——END——
二战中,第一个正式向我国宣战的是哪个国家?
整个二战的战争史,是印在中华民族骨子里永远的痛。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面对日本侵略者的荼毒,付出了千千万万祖辈的性命。
可以说,没有中国在东方战场的牵制,反法西斯战争还不知会何时结束。
日本没有对中国宣战!
而有意思的是,日本从1931年出兵中国东北,占领了东三省。国民政府没有对日宣战,日本也没有单方面的对中宣战。
而1937年的七七事变,日本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中日双方也没有彻底撕破脸面。打归打,但双方都未对对方彻底撕破面,总有一种今日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错觉。
中日双方之所以没有互相宣战,从中国方面来说,在日本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当时的国民政府曾召开紧急国防部会议。商讨对日关系的抉择,但在何应钦的带头下,中国宣布不对日宣战。为何?
首先,如果宣战,双方会彻底撕破脸皮,将来没有任何缓和的余地。国民政府当时还是希望“攘夷必先安内”能够顺利进行,不希望在多条战线上使自己腹背受敌。
其次,由于当时中国物资武器严重匮乏,必须依靠欧美等西方国家不断输送。如果宣战,日本就有理由宣布中国为交战国,堂而皇之的阻挠欧美向中国提供帮助。
而从日本方面,日本之所以不宣战,是不想成为众矢之的。
他们侵占中国领土,采取的是分割策略,最大可能的掠夺中国的物资和国土。扶持伪满洲国和汪伪政权,不承认蒋介石的国民政府。
与前两个缔造外交关系,扶持他们成为傀儡政权,首先能对自己占领的中国领土进行有效治理,最大可能性的降低中国人民的反抗。
其次,如果贸然宣战,不但得不到比现在更好的优势,反而使欧美国家一起抵制自己。日本在二战中,完全就是想做一个“闷声发大财”的主,以此达到所为的“大东亚共荣”。
谁第一个对中国宣战?圣马力诺
而真正意义上对中国宣战的,其实是一个“跳梁小丑”,估计好多人都没听过,他就是圣马力诺。
估计当蒋介石听到圣马力诺对自己宣战的时候,估计嘴都气歪了吧。隔着千重万水,没打过你,没骂过你,这个锅也能从天而降。
圣马力诺在意大利东部,是一个国中国,中世纪被罗马教廷承认后,就一直镶嵌在意大利境内。
本来圣马力诺是一个完全的中立国。因为国土面积狭小,人口稀少,在二战那个大国博弈的时代,他压根就没有发言权。
可在二战末期,英国和意大利在意大利本土打了一仗,可能无辜中伤了圣马力诺。
圣马力诺别看国家小,但脾气却很暴躁,认为战火不该无辜降临到自己这个中立国的身上。于是公然对德意日,包括英国法国,甚至无辜的中国宣战。
不过胳膊永远拗不过大腿,蚍蜉岂能撼树?后来英德在圣马力诺打了一仗。还好是后来的同盟国取得了胜利,要不然圣马力诺可能就不复存在了。
虽然圣马力诺是对中国第一个宣战的,但也不过是二战当中的的一个小插曲,对中国来说也就是一笑而过。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那个从未对我们宣战就公然侵略我们的国家——日本,甚至至今都还不承认在中国犯下的种种罪行。
即使现在我们国力强盛了,这个危险的敌人我们仍然要倍加小心。警钟长鸣,勿忘国耻,绝不能使二战的悲剧再次上演,就是我们一代代中华儿女奋斗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