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多尔衮死在那里(多尔衮是哪一年死的)

    栏目: 知识 日期:2022-10-26 01:00:20 浏览量(来源:小吕

    [摘要]历史上多尔衮到底是怎么死的呢?据史书记载,1650年,39岁多尔衮外出打猎,意外坠马,摔伤后去世。骑马摔死的?很不对劲。满清以骑射为荣,多尔衮也军功赫赫,好端端...

    历史上多尔衮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据史书记载,1650年,39岁多尔衮外出打猎,意外坠马,摔伤后去世。骑马摔死的?很不对劲。满清以骑射为荣,多尔衮也军功赫赫,好端端骑个马,怎么还能摔下来?

    很多人揣测,这件事,是否是政治斗争的谋害?

    多尔衮刚去世,顺治皇帝连忙追封他为“义皇帝”,赐庙号“成宗”,而不到2个月,顺治帝又翻了脸,撤去多尔衮的一切封号,还给他定了14条大罪,并挖坟掘墓,连死后安宁都不给。

    前前后后的对比,很难让人不对多尔衮之死,产生怀疑。

    我读这段历史时,也觉得非常奇怪,于是特意翻阅了不少史书,却发现,多尔衮之死,可能真的是一场意外,或者说,是偶然中的必然。

    他意外坠马这件事,完全是由于他的身体素质+纵欲过度所致。

    如果你不信,请随我一起来捋一捋多尔衮的生平往事。

    01 幼年,身体底子本来就不好。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和受宠大妃阿巴亥的第二个儿子。

    小时候的他,身体并不好。

    这是史书上明确记载的事情。

    当年,多尔衮的哥哥阿济格、弟弟多铎,都跟着队伍征战,但他却和母亲阿巴亥一样,在家留守。

    天命年间的许多重大庆典,多尔衮也基本没有参加过。

    他的父亲努尔哈赤非常宠爱多尔衮,甚至多次提出要把自己亲率的镶白旗给儿子,可见,多尔衮不参加庆典,一定不是由于不受宠。

    而努尔哈赤活着时,多尔衮已经能够参议国政,但他很少参加战争。

    这件事,也能侧面反映出,多尔衮的身体素质可能真的不太好,如果硬拖出去打仗,极有可能一命呜呼。

    但因为太被保护,15岁的多尔衮身上仍然没有多少军功,当父亲去世,哥哥皇太极逼着他母亲殉葬时,他根本无法反抗。

    02 青年,四处征战,伤病累累。

    1626年,皇太极登基,15岁的多尔衮开始了四处征战的生涯。

    满人好武,更是深信以武打天下的道理,身体孱弱就会被看不起。

    皇太极登基后,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的日子本就不好过,为了能够稳住脚跟,多尔衮必须要有拿得出手的功绩。

    于是,多尔衮开始不要命地征战。

    1628年进攻察哈尔部,1629年突进明朝边塞,逼近通州,1630年攻打北京,1631年攻打大凌河……

    那时候的多尔衮,年轻气盛,总是冲锋陷阵在最前面,管他明军炮火如何,多尔衮也不愿意退缩。

    后来,多尔衮又带兵接连征服蒙古各个部落。

    1636年,皇太极论功行赏,多尔衮成了诸贝勒之首,被册封为和硕睿亲王,年仅24岁

    要知道,比他年纪大,比他征战多的不在少数,但像他这样够狠,又能立军功的,几乎没有。

    到后来,皇太极担心多尔衮军功过剩,在一些重要的战役上,皇太极都会亲征。

    皇太极为主,多尔衮为副,军功自然是皇太极的。

    此后,多尔衮又征讨明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松锦之战,这一战前前后后打了两年多,最后以多尔衮的胜利告终。

    洪承畴被俘后投降,祖大寿开城投降。

    可也正是这一战,使得多尔衮的身体大受损害。他第一次主动说出了自己的身体问题:

    “颇劳心集思,亲自披坚执锐……体弱精瘦”(取自《多尔衮摄政日记》)

    当时的多尔衮,还只有29岁

    和他一起行军打仗的兄弟子侄,基本没有得病的。

    由此可见,多尔衮的身体之弱,完全不像一个年纪正好的小伙子。

    在不久后,多尔衮还秘密向留质在沈阳的李朝世子求药,言语之间态度良好,非常恳切:

    俺荷国眷爱时深,世子之待俺,亦至其欲生不欲死之意,见俺有痼疾,非竹沥难治,而蒙惠得服便见其效。但此物非此地所产,不得不求之于馆所者。(取自《沈馆录》)

    “痼疾”,就是久难治愈的病。

    可见,早在30来岁的年纪,内里虚耗,再加之征战受伤,多尔衮的身体就已经不好了。

    03 壮年,忧思过度,心情郁结。

    1643年,皇太极去世。多尔衮和豪格争抢汗位,最后便宜了小娃娃顺治,多尔衮坐上了辅政大臣的位置。

    【忧思过度】

    世人皆知,多尔衮当了辅政大臣后,把持朝政、排除异己,把顺治的地位挤到了犄角旮旯。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那个时候的多尔衮,也是劳心劳力,军国大事全部都压在了他一个人身上。

    当时的社会是什么样子呢?

    经济崩溃、社会混乱,反清复明呼声高涨,还有李自成、张献忠等起义军。可以说,对于满清而言,这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社会。

    如何稳定下来,如何以少量的满人统治人数众多的汉人,如何设置行政机构……这些都是问题。

    对于马背上的满人来说,这很困难。

    而当时的顺治皇帝福临,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毫无理政能力。

    多尔衮心中清楚,满清未来的走向如何,全靠他们这帮臣子。可满清上层内部,多尔衮还要时时刻刻堤防豪格。

    在繁多事务和巨大的压力之下,多尔衮就算再厉害,也经常会感觉到吃不消。

    有时候,他实在受不了的时候,也会吐露真言:

    “机务日繁,疲于裁应,头昏目胀,体中时复不快。”(取自《清世祖实录》)

    每一次和大臣们议事情,他都非常希望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希望大臣们能够体谅他。

    “予恭逢太祖、太宗遗业,代上摄政,惟恐事多阙误,生民所生,念民为邦本,日夜焦思。又素婴风疾’劳瘁弗胜,予躬几有过失,尔等勿得瞻徇,当各好所见。“(取自《清世祖实录》)

    “风疾”,会引起关节疼痛,大概就是我们所说的风湿。

    一来二去,大臣们见多尔衮的身体实在不好了,就集体上奏,为保江山社稷,请求免去多尔衮的跪拜之礼。

    可这时候的多尔衮,也就只有三十多岁。

    放在现在,一个正常的30多岁小伙,怎么可能成天体弱、有风湿,连跪拜都有些做不到?足以可见多尔衮的身子,到底有多差。

    对于多尔衮的身体,他的竞争对手豪格是这样说的:

    “睿亲王(多尔衮)素善病,岂能终摄政之事!”

    “和硕睿亲王非有福人,乃有疾人也!其寿几何而能终其事乎?”

    “我岂似彼病夫,尔何为注目视我?”

    (取自《清世祖实录》)

    【心情郁结】

    拖着病体,多尔衮每天必须处理成堆的军国政事,身体自然没办法好起来。

    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令多尔衮心情更郁结的事情:他始终没办法当皇帝。

    从多尔衮摄政的情况来看,其实他基本上已经行使了皇帝的实权。

    如果他愿意,后来的他也完全有能力推翻顺治。

    可是,为了满清的大局着想,他不能。

    他没有办法,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手打下来、稳下来地江山,因为满清上层的内部战斗摇摇晃晃。

    努尔哈赤死的时候,多尔衮就想当皇帝,但因为实力不足没当上;皇太极死的时候,多尔衮又想当,但实力还是不足。而现在,实力是够了,他却要自己主动放弃机会。

    对他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大的痛楚。并且这种精神上的痛楚,已经影响到了他的身体。

    正如他自己所说:

    “若以我为君,以今上居储位,我何以有此病症。”(取自《世祖章皇帝实录》)

    【过度纵欲,身体虚耗】

    为了缓解精神上带来的创伤和压力,多尔衮想到了两个好办法。

    一是在物质上,充分满足自己想要当皇帝的愿望进行缓解,比如穿龙袍、坐龙椅、享受文武百官的跪拜。

    但这,比起他想当皇帝的欲望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二是在女色上沉浸。

    在影视剧的影响下,不少人都认为多尔衮是个痴情种子,钟情于孝庄。

    但历史上真实的多尔衮,老婆娶了一个又一个,私下里生活非常滋润。

    他身体发育本就比别人晚,但12岁的时候,就娶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妻子,此后,他开始不间断地娶妻,他的妻妾,有记载的就足足有6妻4妾

    当然,妻子多,并不能说他就是纵欲。

    但入关后,多尔衮就开始在八旗中挑选美女,入府当自己的婢女。

    后来,侄儿豪格被下狱,多尔衮眼馋侄媳妇,忙不迭地就把侄媳妇带进了府中。

    随着时间推移,多尔衮看本国美女看多了,就打起了臣属国的主意,要求臣属国进献世家美女。

    当时,朝鲜国王的女儿只有两岁,生怕被多尔衮责怪,就赶紧在宗室里大选适龄美女,陪嫁的丫鬟,也个顶个好看。

    只不过,不管多尔衮怎么纵欲,他就是生不出儿子,连女儿也只有一个。

    这样的纵情声色,就算身体好的人,可能也吃不消,更何况,多尔衮的身体本就不好。

    1650年上半年,多尔衮发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可他不仅没有收敛,反而越来越沉迷美色。

    或许,是因为感受到身体的不好,这段时间的多尔衮,开始多次劝哥哥阿济格不要莽撞、好自为之,并且赶紧尊母亲为“皇后”,让她的牌位进入太庙。

    04 最后的催命符——坠马摔伤

    1650年的十一月,多尔衮外出打猎。

    关于这段催命打猎之旅,史书是这样记载的。

    《清世祖实录》记载:“以有疾不乐,率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及八旗固山额真、官兵猎于边外。”

    《皇父摄政王多尔衮外出围猎记》:(顺治七年)十一月十三日,皇父摄政王身体欠安,居家烦闷,欲出口外野游……(十二月)初七日,宿于喀喇城。本日,皇父摄政王病重歇息。初九日戊子,戍时,皇父摄政王猝薨。

    从这两段记载,可以看出,多尔衮外出打猎,是因为自己生病了,心里不痛快,想要出去潇洒一下。

    在满人的认知中,打猎可以消除病痛。

    他们在刚刚发病初期、还能走得动路的时候,不管时间是否适宜,都会外出打猎,以消解心中烦闷,达到缓解病情的效果。

    曾经,皇太极在宸妃海兰珠死后,大病一场,圣体违和,仍旧顶着寒冬,在最冷的日子去了叶赫部一带(今吉林)打猎。

    结果,病情加重,皇太极回来没多久就去世了。

    而这一次,多尔衮外出打猎,也刚好是农历十一月的寒冷天气。

    身体本就不好的他,在寒冬中从马背上摔了下来,自然是一大重创。

    多尔衮摔下之后,原有的病情加重,才导致了他去世。

    对于满清贵族来说,多尔衮的去世是突然的,因为这时候的他才39岁。

    但对于多尔衮自己来说,恐怕他早就心里有数了,先天不足的身体,后天多伤多病多思,怎么可能长寿?

    只不过,他应该怎么也没有想到,年少时用军功奠定地位的自己,会因为一场小小的打猎而迅速失去生命。

    由此可知,谁也不知道,到底是明天先来,还是意外先来。

    但我们能做的,或许是珍重身体,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历史上多尔衮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弟弟,皇帝福临的叔叔。他自幼体弱多病,皇太极去世以后,千斤重担落到了他一个人的肩上,是既要处理国家政事,又要率兵打仗。因为那时的皇上年幼,因此他没过过一天的安稳的日子,积劳成疾。他的身体日渐衰弱。经常感到头昏目眩。可以加上他的精神负担很大。尤其是家族。几个亲人那离世,精神上给他造成了巨大的创伤。

    1649年3月,他的弟弟多泽因出天花而死,阿济格的福晋也因出天花而亡,同年12月,他的爱妃博尔济吉特氏也因天花去世, 天花夺走他几位亲人的生命,他在精神上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再加上他体弱多病,不得不卧床休养。

    这个经常在外率兵打仗的摄政王,在家里怎么能呆得住?11月13日那天,他率领诸王、贝勒、贝子到外面狩猎,他在行进中突然感到头晕,眼前一黑,跌落马下。膝盖受伤较重,当地人给他处理好伤口,他们又继续狩猎。这时,围场中跑进一只老虎,多尔衮立马来了精神,他连射三箭但都未射中。此时他感到浑身无力,浑身难受,受伤的膝盖更是剧烈的疼痛,诸王急忙找到担架,把他抬到附近的喀喇城,急忙找到医生诊治,但是即使是华佗在世也无法挽回他的生命。十二月初期,年仅39岁的摄政王英年早逝。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