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太明白,在地空导弹如此牛逼的今天,武装直升机为什么还能生存?我是萨沙,我来回答为什么解放军在很多年内,都没有积极发展武装直升机?除了技术力量不足以外,还有个重...
不太明白,在地空导弹如此牛逼的今天,武装直升机为什么还能生存?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为什么解放军在很多年内,都没有积极发展武装直升机?
除了技术力量不足以外,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武直战场生存能力的怀疑。
大家都知道,苏联的米24雌鹿武装直升机非常厉害。
自从70年代装备苏军以后,前后装备了2000多架,到今天尚且还有1000架在俄军服役。
然而这么厉害的米24,在阿富汗面对几乎没有防空武器的游击队,又是怎么样?
不提其他的防空武器,就看看美制毒刺单兵防空导弹:在整场阿富汗战争中,阿富汗游击队共发射了340枚“毒刺”导弹,命中目标269个,有效率达79%。仅从1986年至1987年的一年时间里,苏联就损失了各型飞机300多架,平均每天一架,价值约合25亿美元,再加上阵亡飞行员的培训费用,总计损失达40至50亿美元。
在苏联完全掌握阿富汗制空权的情况下,武直尚且有如此的损失率,可见战场生存力是不高的。
所以解放军强调强5的作用,毕竟强5的速度比较高,飞行速度是武直的好几倍。
而且强5的最大飞行高度为1万多米,巡航飞行高度也有5000多米,可以远离敌人防空火网,安全得多。
但是,通过苏联入侵阿富汗、两伊战争、海湾战争,解放军发现武直的战场支援能力还是极强的。这种空中步兵战车,可以长时间盘旋在己方部队附近,进行各种近距离空中支援,这是攻击机和强击机难以做到的。
所以,我国也大量研发武直,到今天已经有好几个型号了。
根据现代战争来看,武直是必须在己方基本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的。
如果己方没有掌握制空权,或者像两伊战争一样各掌握一部分,武直就非常危险。
这是因为现代化的防空体系很先进,有战机到防空导弹、高炮在内的各种武器,进行全方位防御。
武直很难逃过这些武器的猎杀,尤其是先进的野战防空导弹,这玩意连战斗机都可以击落。
但是,武直仍然具有诸如战斗机、轰炸机、无人机等无法取代的作用。
以美国在阿富汗的战斗来看,阿帕奇是最有效的空中掩护武器。阿帕奇几乎可以悬停在己方部队头顶上进行攻击,等于是挂在天上的钢铁炮塔。只要阿帕奇存在,塔利班就根本攻不过来,还会自身难保。
无人机虽然也可以这么办,但携带弹药量较小,支援能力不够。战斗机、攻击机使用成本很高,也难以全方位支持。
不过,武直仍然不适合用于高强度战场。这次俄乌战争开战4个月,俄军就有50多架直升机被击落。
在乌克兰便携式防空导弹的打击下,包括卡-52、米-24、米-28等在内的多款武装直升机都有过被击落的情况。
个人认为,随着无人机的发展成熟,未来的重型无人机会完全取代武直。
不太明白,在地空导弹如此牛逼的今天,武装直升机为什么还能生存?
未来战争中,直升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放眼当下,武装直升机的应用依然非常广泛,美国陆军甚至想要重新引进一款新型武装直升机。现在,各种各样的直升机正逐渐走到世人眼前。早些年,我国在直升机研制方面确实不太给力,可经过一代一代科研人员的努力,这种情况有了改变。最近,被陆军称为直-8G,海军称为直-18的第三代直-8系列大型直升机“铺货”迅猛,与当年直-8B“龟速”般的服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目前,世界各国在转型多元化军事路途中,都需要借助武直、运输、通勤等多种类型的直升机,而我国早在两年前就补全了所有领域的缺口,直升机数量突破了1000架。之前,直8系列直升机主要担任的是非军事范畴内的运输、搜救、医疗交互等工作。但因为直8G载弹量大,高原性能也非常出色,以前的角色势必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今后将会承担突击运输任务,还有可能成为航母舰载预警、反潜直升机。同时,身份的转变也带来了一个尴尬的问题。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我国直8系列直升机已经在尝试换装国产涡轴-9发动机,然而,单从直-8G来看,用的一直都是进口自加拿大的PT6系列发动机,而加拿大之所以愿意出口,就是因为直-8系列一直都是在非军事范畴活动。现在,直-8G身份大改,那么用不到PT6系列发动机的风险便会增大。最重要的是,直-8G长期使用的都是加拿大这个型号的发动机,国产涡轴-9发动机或许无法跟得上它前进的脚步。
其实,这算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想要解决也不在一朝一夕。如今,我国已经在战斗机航空发动机领域取得了突破,那么在直升机领域,还是有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