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文武全才的皇帝朱瞻基,为什么在壮年时突然意外离世真相是什么

    栏目: 知识 日期:2022-10-25 17:00:16 浏览量(来源:小陈

    [摘要]文武全才的皇帝朱瞻基,为什么在壮年时突然意外离世?真相是什么?公元1435年,大年初三这一天,乾清宫内,35岁的明宣宗朱瞻基,躺在床上。他双眼无神,神情倦怠,气...

    文武全才的皇帝朱瞻基,为什么在壮年时突然意外离世?真相是什么?

    公元1435年,大年初三这一天,乾清宫内,35岁的明宣宗朱瞻基,躺在床上。他双眼无神,神情倦怠,气若游丝。

    床前,乌压压跪了一地的人,个个强忍悲声,双眼红肿,六神无主。

    朱瞻基强撑着一口气,十分吃力地说完了遗诏,吩咐人即刻颁发,随后便怀着无尽的不甘咽了气。

    大太监含着哭腔尖声尖气地叫道:“皇上驾崩啦!”




    顿时,承乾宫内响起震天动地的哭声。

    要说朱瞻基的死,实在是来得突然又诡异。

    13天前,朱瞻基还是个身强体健的男人,他的强壮程度堪比一个营中士兵,亲自上阵杀敌都不在话下。

    然而这样健康的他,在腊月二十一这天突然就病了, 而且病势发展极快,太医们也都说不清楚他到底患的是什么病,用尽毕生所学为他治疗,可病情丝毫没有好转。

    到了大年初一,朱瞻基已经病得无法上朝了,只能在文华殿召见大臣们,并交代了后事,立9岁的皇子朱祁镇为太子。




    大年初二,他回光返照,强撑病体处理了一些政事。

    大年初三,他在乾清宫留下遗诏,撒手人寰。

    《明史·本纪第九·宣宗》上记载:

    十年春正月癸酉朔,不视朝,命群臣谒皇太子于文华殿。甲戌,大渐。罢采买、营造诸使。乙亥,崩于乾清宫,年三十有八。




    虽然史书上记载,朱瞻基享年38岁,可实际上,这是按照中国传统,天一岁地一岁,是在逝者实际年龄的基础上虚了两岁。

    朱瞻基生于1399年3月16日,逝于1435年1月31日,死的时候还没过生日,实际上只有35周岁而已。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明宣宗,就在35岁的人生黄金年龄,毫无征兆地去了,留下幼子寡母,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他的死,被世人议论了600多年。

    那么,朱瞻基英年早逝的真相是什么呢?




    一.传奇又完美的明宣宗朱瞻基


    在说朱瞻基的死因之前,奇韵先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位明朝第五位皇帝。


    1.带着使命出生的“好圣孙”


    朱瞻基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重孙子,是明成祖朱棣的孙子,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儿子。

    朱瞻基的命特别好,他是嫡长子,这在帝王家,是无比尊贵的身份。

    除此之外,朱瞻基的出生还和某些美好的愿望联系在了一起。

    《明史·本纪第九·宣宗》上记载:

    生之前夕,成祖梦太祖授以大圭曰:“传之子孙,永世其昌。”既弥月,成祖见之曰:“儿英气溢面,符吾梦矣。”比长,嗜书,智识杰出。




    朱瞻基出生之前,他爷爷朱棣(当时还是燕王)做了个梦,梦见已经过世的朱元璋,递给他一片大圭,并说道:“传世之孙,永世其昌。”

    所谓“大圭”,也叫玉圭,是皇帝手里所执的玉质手板。

    它属于一种礼器,代表的是等级身份以及权力,皇帝的玉圭,也就意味着皇权。

    朱棣梦见父亲将玉圭授予自己,还说了那句话,自然而然联想到了“继承大统”。




    正当他在琢磨这个梦的时候,下人来报,说朱高炽的正妻张氏生下一个男孩,这便是朱瞻基。

    朱棣听了大喜。

    朱棣觉得这孩子和自己真像,眉宇之间泛着英气,这不就是梦里边,朱元璋提到的那个“传世之孙”嘛!

    从此之后,朱棣对这个大孙另眼相看,倾尽全力来培养他。

    甚至有一种说法,说朱棣下决心谋反推翻朱允炆,就是因为这个梦,因为这个孙子。

    朱瞻基在这种特殊的关爱下长大,他身体健硕,长相俊朗,在外形上比自己那个又胖又瘸的老爸不知道要强多少倍。




    不仅如此,他还天资聪颖,悟性绝佳,学什么是什么。

    朱棣给他安排了各方面的老师,文化、武术、军事、治国、书法、美术,朱瞻基全都学得有模有样,成了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

    等到朱瞻基十几岁时,朱棣出兵征战会特意带上他,耳濡目染之下,朱瞻基年纪轻轻就能征善战。




    其实,朱棣就是按未来皇帝接班人的标准来培养朱瞻基的。

    朱瞻基12周岁,爷爷朱棣就将他立为皇太孙。

    要知道,历史上立太子的不胜枚举,立太孙的可是少之又少,由此可见朱棣对他的偏爱。

    事实证明,朱棣的眼光不错,而且这番培养很成功。




    2.完美的大明接班人


    明成祖朱棣过世后,朱高炽继位,可他当了不到一年的皇帝就病逝了,于是25岁的朱瞻基接过重任,成了大明第五位皇帝。




    他刚一继位,就面临野心二叔朱高煦的谋反。可他丝毫不慌,慢条斯理地制定策略,御驾亲征,轻轻松松就把二叔摆平了。

    此后,朱瞻基励精图治,一心治理国家。

    朱瞻基在治国上,实行的是仁政。

    他喜欢乔装,在民间查访,因此很了解百姓疾苦,很爱民。

    他在位时减赋税,给老百姓实惠。他还修改律法,废除掉了很多过于残忍的刑罚,增加了很多劝诫教化犯人的办法。

    对外关系上,朱瞻基是尽力搞好外交,增加经济往来,避免武力冲突。这样一来对外征战减少了,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财力。

    在朱瞻基的一系列举措下,大明的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

    以至于后世将朱高炽和朱瞻基的统治时期称作是“仁宣之治”,以示赞美。




    二.英年早逝,死因成谜


    朱瞻基病的突然,死得蹊跷,死因不明确,即便在史书上,也没有明确记载真实死因。

    因此,后世不少人都在议论他的死因。

    600年来,关于明宣宗朱瞻基的死因,大体有以下6种,1.服食丹药中毒说;2.个人嗜好导致中毒说;3.纵欲致死;4.过劳死;5.居住环境中毒说;6.遗传病

    其实这6种说法,只有一种比较靠谱,其余纯属无稽之谈。




    下面奇韵就来具体分析一下这几种说法。


    1.服食丹药中毒说


    古代有不少帝王以及名人,都迷恋服食丹药,谋求长生不老,因此而中毒。

    服丹过量去世的名人也不少,比较知名的,比如秦始皇嬴政,比如唐穆宗李恒,比如明光宗朱常洛。

    服丹中毒是因为丹药里的成分。古代炼丹的原料有朱砂、铜、硫磺、黄金、各种石头等,这些东西经过高温会产生汞、砷,以及重金属这些有毒物质,人要是服用,会导致慢性中毒,时间长了,那就一命呜呼了。




    而明朝皇帝迷恋炼丹服丹并因此中毒的都不止一个,坊间便流传出朱瞻基英年早逝也是因为服丹中毒一说。

    实际上,历史上的朱瞻基是不屑于服丹的。

    一方面,史书上没有朱瞻基服丹的记载;

    另一方面,朱瞻基是一个对生死看得比较开的皇帝。

    《明实录》记载了朱瞻基的遗诏:

    朕以菲薄获嗣祖宗大位,兢兢夕惕惧,弗克负荷。盖今十有一年矣,而德泽未洽于天下,心恒愧之。比者,遘疾日臻弥留,夫死生常理,修短定数。


    “夫死生常理,修短定数”,说明了他对生死的看法。

    这样一个人是不屑于服丹药求长生的。




    2.个人嗜好导致中毒说


    朱瞻基有两大个人嗜好,一是斗蛐蛐,二是把玩香炉。

    而这两个嗜好,就引发了一种猜测,那就是铅中毒致死。

    朱瞻基在位时,曾因为这两大喜好,特意下旨,命匠人为自己烧制了特殊的蛐蛐罐和香炉,他下令烧制的这批香炉,便是赫赫有名的宣德炉。

    然而不论是蛐蛐罐,还是宣德炉,却都是含铅的,因为里面有一种原料叫“倭源白水铅”,名字虽花哨,实质上就是铅。




    人体摄入过量的铅是会中毒致死的,因此有人猜测,天天抱着蛐蛐罐、把玩宣德炉的朱瞻基,长此以往就铅中毒了。

    不过奇韵可以肯定地说,这种说法是胡扯。

    确实,人体摄入过量的铅会中毒致死,奇韵还特意查询了资料,这个致死量是50克。

    但铅中毒是有条件的,导致人体铅中毒的途经有两个,一是呼吸道,二是消化道。

    先说呼吸道,铅这种东西在稳定状态下是不挥发的,也就没办法通过呼吸道吸入,只有那种铅冶炼行业,或是现代的蓄电池生产、还有喷涂行业,才有机会将空气中的铅元素吸入。

    再说消化道,这个就简单了,说白了就是吃进去,古代炼制的丹药或是某些中药,含铅,长期服用会导致铅中毒。

    而皮肤直接接触固体铅,是不易中毒的,拿手摸铅块,更易发生的是皮肤瘙痒蜕皮。

    所以说,朱瞻基就算是24小时抱着蛐蛐罐和宣德炉把玩,也不会引发铅中毒的,毕竟只是把玩而已,又不是拿蛐蛐罐或者宣德炉泡茶喝。




    3.纵欲致死说


    这种传言大约是来自野史,以及朱瞻基死后妃嫔殉葬的名录。

    野史云,朱瞻基曾服用过有助于那方面的丹药。

    野史认为,朱瞻基喜欢娱乐活动,爱玩的人自然也喜美色。

    还有朱瞻基驾崩后,安排的殉葬嫔妃就有10名之多,这也成了他好色的证据之一。

    再加上朱瞻基的老爸,明仁宗朱高炽就好美色、纵欲,难免就会让人编排,朱瞻基是遗传老爸、效仿老爸。

    而实际上,朱瞻基就算再爱玩,也和纵欲沾不上关系。




    首先,正史上一丁点关于朱瞻基纵欲的记载都没有。

    其次,我们有一个误区,实际上,朱瞻基的后宫配置十分简单。

    我们看正史上的记载,朱瞻基真正的后宫妃嫔,实际上只有4人。

    一是原配胡善祥,胡皇后;




    二是毕生挚爱孙皇后(最初是妃,后来胡皇后被废,孙氏被封皇后);




    三是吴贤妃,宫女出身,有幸被朱瞻基看中,之后便被藏在宫外,因为朱瞻基怕被真爱孙皇后发现,影响夫妻感情,一直到朱瞻基临终前才正式接进宫。

    四是国嫔郭爱,郭爱本来是个有名的才女,因为名气大,被选进宫,可是进宫没多久就病死了,嫔这个身份还是死后追封的。

    朱瞻基共有2个儿子,3个女儿,是胡皇后、孙皇后、吴贤妃这三人所生。也就是说朱瞻基真正的妻妾就只有这三位而已。

    至于为他死后殉葬的10名妃子,原本都是宫女,是为了给皇帝殉葬,临时封的妃子充数而已。

    朱瞻基这个人的确喜欢娱乐活动,但是他对女色方面确实需求不高,喜欢玩乐不代表就喜欢美色,实际上他是一个更看重男女感情的人。

    所以说,纵欲致死之说就是无稽之谈。




    4.过劳死说


    这种说法认为,明太祖朱元璋,自从废除丞相制度之后,皇权达到前所未有的专制集中,皇帝需要直接处理的政务也是直线上升,工作量巨大。

    在这种制度下,只要是想好好工作的皇帝,就不得不超负荷工作。

    朱元璋在位时,是“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也就是说连续30年,基本都没休息过。据史料记载,朱元璋一天处理的政务能达到好几百件。

    到了朱棣在位时,依然是劳心劳力,日理万机,而且还要御驾亲征。




    所以有人就认为,到了朱瞻基这儿,工作量依然巨大,每天超负荷地工作,积劳成疾,以至英年早逝。

    可实际上,朱瞻基可比自己的太爷爷、爷爷幸福多了。

    虽然到了朱瞻基这儿依然没有丞相,但是当时的内阁制度已经比较完善了,内阁制度是明朝创立的,替皇帝分担工作量的一个设置。

    而且除了内阁,朱瞻基还想了一个办法,他在宫里办了个“内书堂”,挑选一些聪慧的太监在内书堂读书,再选优秀的出来,帮自己办公。




    这些小太监替朱瞻基抄写文件,减少了他不少的工作量。

    后来朱瞻基甚至设立了“司礼监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

    朱瞻基不仅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好皇帝,也是一个脑子很灵活的人,他不拘泥于条条框框,他会不断地去摸索,去创新。

    朱瞻基这种性格,是把个人生活看得比较重的,要他像太爷爷那样,为了事业放弃其他,做一个工作狂,那是不可能的。




    朱瞻基留下来的宣德炉、蛐蛐罐和那些精美的书画作品,便是有力证明。

    他在当上皇帝之后,依然有精力设计宣德炉的样式,陶腾蛐蛐、斗蛐蛐,写书法画画送人,这些都能说明,朱瞻基是一个能够合理安排自己工作生活、劳逸结合的皇帝。




    再者,朱瞻基在位时,整个大明的政局也比明初那会好多了。

    明初,北元以及周围外族虎视眈眈,时不时搞事情,皇帝除了搞经济发展,还得想办法御敌。

    等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国力也强大起来了,大明整体的局势也稳定多了。

    汉王谋反算是朱瞻基时期的一件大事,但是汉王的谋反水平很低,朱瞻基没费什么力气就把他给治了。

    也就是说,朱瞻基在位时,工作量本来就比以前少,而且朱瞻基还会给自己减负,他是不可能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的。




    5.居住环境中毒说


    现代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朱瞻基是死于甲醛中毒。

    理由是,朱瞻基1425年继位,搬进皇宫居住,这个时间恰好是北京紫禁城全部建成不久。

    紫禁城,从1406年开始修建,一直到1420年建成使用。

    这种观点认为,朱瞻基搬进去住的时候,宫殿还在大量释放甲醛,他在这种环境住久了,就甲醛中毒了。




    这种观点一眼看去似乎有点道理,但禁不住推敲。如果让了解古代建筑的人看了,那得笑掉大牙。

    一方面,古代木质建筑材料单一,都是榫卯结构,并不需要多少胶水粘合;

    另一方面,当时用胶,用的也是鱼鳔胶,用的漆,是由十几种植物熬制成的一种油状物,都是安全环保的。

    因此,古代建筑装修,即使建完立刻住人都是没问题的。

    甲醛中毒说,纯属是现代人以今论古。




    6.遗传病说


    遗传病说,是6种说法中最靠谱的。

    你可能会有疑问,朱元璋、朱棣不都是身强体健嘛,能上阵杀敌,而且寿命不算短,能有什么遗传病?至于朱瞻基的老爸朱高炽身体不好,是因为贪吃不爱动。

    朱元璋、朱棣,确实寿命不算短,一个活了71岁,一个活了64岁,这在平均寿命比较低的古代,已经算是高寿了。

    但实际上,我们看看明朝所有皇帝的寿命,16个皇帝,朱元璋、朱棣算是里面寿命最长的。




    16个皇帝中,刨除去失踪的朱允炆和自尽的朱由检不说,14个人中,只有4人寿命在50岁以上,20多岁、30多岁英年早逝的竟然有10个。

    由此可见,明朝皇帝大多短命,似乎遗传基因可不太好。

    而且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一代不如一代。

    先来看看朱元璋的儿子们。




    朱元璋一共26个儿子,除了6个夭折和意外身亡的,20个儿子里,活到50岁以上的有12个,40岁之前早亡的有5个。

    整体看来,寿命还是可以的,毕竟古代医疗条件差,50岁就算不错。

    朱棣的儿子共3个,其中老二和老三都因为谋反非正常死亡,就不说了。长子朱高炽体胖(据有关史料,有300多斤),贪吃,患有一系列肥胖引起的慢性病(指心脑血管病),身体不好,后来47岁时暴毙(一说是心脏病发作逝世)。

    我们看看朱棣长子朱高炽这一支的情况。




    朱高炽一共生了10个儿子,虽然他身体不好,但还是比较能生的,其中活到50岁以上的只有1个,40岁之前就早亡的有7个,这整体寿命也太差了点。

    到了朱瞻基这一支,干脆只生了两个儿子,朱祁镇和朱祁钰,而且这哥俩都不长寿,都是30多岁就没了。

    由此可见,其实朱元璋的儿子们整体看来,在寿命和身体健康方面还是可以的,主要是到了朱高炽之后,后代们短命的多了很多。




    很可能是在朱高炽这里,他身体患有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并且将这些遗传给了后代,后代们的基因越来越差。

    众所周知,心脑血管病是有遗传风险的。

    朱瞻基从发病到去世,只有十几天,这种病势发展,很像是心脑血管疾病爆发。

    朱瞻基从小习武,给人的感觉很健康,但基因里还是带着遗传病的。

    也正因为如此,他发病暴毙,让人们很难接受。




    其实,皇室遗传病,在历史上并不少见。

    比较典型的,唐朝皇室遗传“风疾”(按现代话说,属于脑血栓、脑梗塞一类),唐朝诸多皇帝以及皇室成员都患有风疾,李唐皇室成员年轻时没什么,大多都是中年后发病,然后导致早亡。

    在正史中,明确记载患有风疾的皇帝,就有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顺宗、唐穆宗、唐文宗、唐宣宗七人,可见其遗传性之强。




    三.结语


    综上,导致朱瞻基壮年意外离世的原因,最可能的便是遗传病。

    明宣宗的突然离世,是明朝的一大损失。

    明宣宗朱瞻基太过完美,太过优秀,他的接班人朱祁镇,与之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朱瞻基的意外离世,9岁小皇帝仓促接班,大明江山处境艰难。

    每每说起耻辱的土木堡之变,时常有历史爱好者感慨道:如果朱瞻基多活20年,明朝的历史将会改写,甚至可以多续命100年。

    然而,历史就是历史,没有假设,没有如果。


    文武全才的皇帝朱瞻基,为什么在壮年时突然意外离世?真相是什么?

    朱瞻基13岁被立为皇太孙,15岁远征漠北,26岁登基,次年就平定叔叔的叛乱。他不好女色,不弄丹药,却在36岁时突然暴毙。他的死因,后世争论了600年。

    明宣宗朱瞻基,是朱棣最宠爱的孙子,自小被他当成接班人培养。

    朱瞻基出生时,朱棣还是燕王,但他突然梦见了父亲朱元璋。

    在梦中,朱元璋将象征着权力的大圭,赐给了朱棣,并嘱咐他:“传世之孙,永世其昌!”

    此后,朱棣听闻下人来报,他得了一个孙子。

    这个孙子,就是朱瞻基。

    当时,朱棣摸着小婴儿的脸说:“此乃大明朝之福也。”

    此后,他就把朱瞻基当成接班人来培养,甚至,他发动靖难之变、夺取皇位,也与朱瞻基脱不了关系。

    朱瞻基有多受宠呢?

    本来朱棣一点都不喜欢儿子朱高炽,但为了把皇位交到孙子手中,夺取皇位后,他就册立了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为太子。

    一时之间,“好圣孙”的名头,传遍了大江南北。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高炽继位,朱瞻基也从皇太孙变为皇太子。

    3年后,48岁的朱高炽去世,26岁的朱瞻基登基为帝,成为明朝的第5位帝王。

    他文武双全,刚继位,就迅速肃清叛乱,解决了蠢蠢欲动的叔叔,并改革政治机构,休养生息,一度出现了“仁宣之治”的局面。

    仁宣之治,是继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后,又一个政治清明、百姓安居、经济空前发展的局面。

    由此可见,朱瞻基的才能不凡。

    史书上甚至直接称他的功绩,堪比“文景”。

    然而,就在大家以为,朱瞻基要带着大明,走向巅峰时,他突然重病离世,年仅36岁(实岁)。

    《明史·本纪第九·宣宗》十年春正月癸酉朔,不视朝,命群臣谒皇太子于文华殿。甲戌,大渐。罢买、营造诸使。乙亥,崩于乾清宫,年三十有八。

    从明史的记载看,朱瞻基从生病到离世,中间只有3天。

    他一向能文能武,身体康健,如此匆匆离世,引起无数人怀疑

    后世关于朱瞻基去世的真相,争论不休,但总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说辞:

    其一,家族遗传病。

    追溯朱家一脉的寿命,我们可以发现,“短寿”早已有迹可循。

    朱元璋最喜欢的儿子——朱标,37岁病逝;朱棡,40岁病逝;朱梓,21岁去世;朱杞,一岁去世;朱檀,20岁去世;朱松,28岁病逝;朱楹,34岁去世……

    朱元璋的儿子们,似乎都很短命。

    在40岁之前,因为病弱去世的,有近10个。

    此外,好几个孩子,是在青年时自焚而死。

    在朱元璋的儿子中,朱棣算是非常长寿的了,他足足活了64岁。

    但朱棣的儿子,似乎命也不长:

  • 明仁宗朱高炽,47岁病逝;

  • 汉王朱高煦,46岁被杀;

  • 朱高燧,50岁病逝;

  • 朱高爔,不到1岁,就早夭了。

    和朱元璋一脉对比,朱棣这一脉,寿命似乎不错,但也少有活过50岁的。

    我们再来看看朱瞻基的儿子,遗传病问题就更明显了。

  • 大儿子朱祁镇,幼年有残缺,长到八九岁才真正学会走路,差点与皇位无缘,37岁去世;

  • 二儿子朱祁玉,多年求子不得,24岁好不容易得一个儿子,儿子却不到一岁就夭折了,他30岁因重病去世;

    《明史·卷一百六十二·列传第五十》:“父有天下,固当传之于子。乃者太子薨逝,足知天命有在。

    从上述分析来看,朱瞻基一脉,不管是往上追溯到朱元璋,还是往下追溯看后代,在寿命上都不算长。

    皇家天子,养尊处优,寿命却这样短暂,实在不正常。

    因此,有学者推论,朱瞻基英年早逝,极有可能是家族遗传病。

    其二,过劳死。

    除了遗传病之说,还有不少人认为,朱瞻基的英年早逝,是因为劳累过度。

    因为太受宠,朱瞻基一出生,就被迫学了帝王之术。

    古代的皇帝,可真不好当,要学的东西非常多。

    如果用现在的话来说,基本上相当于全年无休的高三生活,朱瞻基一过就是一辈子。

    这种说法的理由是,朱瞻基太聪明了,不管是文史经学、农耕用具,还是谋略武艺,他无一落下。

    当上皇帝后,他又在几年内创造了仁宣之治。

    其背后的艰辛,可想而知。

    其三,吃仙丹,金属中毒。

    自古皇帝,都有求仙问药、长生不老的嗜好,明朝皇帝中也不乏其人。

    而古代所谓的“仙丹”,基本都是重金属,吃多了容易中毒而死。

    于是,有人推测,朱瞻基去世,是否是因为吃了仙丹,重金属中毒?

    其四,沉迷女色,虚耗过度。

    有野史称,朱瞻基曾经找太医要过房中药。

    于是,有人联系朱瞻基游戏人生的性格,便认为他可能是因 “纵欲过度”而死。

    以上,是后世推测朱瞻基死因的主要说法。

    但我认为,除了第一种说法比较站得住脚外,其他说法,基本上是无稽之谈。

    第一,就算朱瞻基工作量大,也绝不至于过劳死。

    朱瞻基过劳死的说法,实在是有些站不住脚。

  • 1.朱瞻基身体健硕,有着军人般的体魄。

    永乐九年(1411年),朱瞻基被册立为皇太孙。

    自此之后,朱棣的每一次出征,几乎都会带上他。

    朱棣此举,是提前练兵,也是帮着朱瞻基强身健体。

    因为爷爷刻意的高强度训练,朱瞻基和病痛缠身的父亲朱高炽截然不同。

    他生得健硕,生机勃勃,从外表来看,他与朱棣的身体最为相似。

    而朱棣在常年征战的情况下,足足活到了60多岁。


  • 2.朱瞻基登基后的工作量,远远不及朱元璋和朱棣。

    朱元璋继位时,因为多疑的性格,废了胡惟庸,并大肆揽皇权,时刻不敢休息。

    他曾在8天之内,审批阅奏札共1660件,处理国事计3391件,平均每天要批阅奏札200多件,处理国事400多件。

    据史书记载,从登基到去世,朱元璋几乎没有休息过。

    “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

    而朱棣,因为夺皇位、御驾亲征、稳内政等诸多事项,过得也并不轻松。

    和朱元璋、朱棣相比,朱瞻基登基时,虽有虎视眈眈的汉王,但整体而言,还是轻松了很多。

    他在位时,明朝的局势和朝政已经稳定很多,也不需要那么忙公务。


  • 3.朱瞻基还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应该比较闲适。

    在位期间,朱瞻基还有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还绘画了《武侯高卧图》、《三阳开泰图》、《瓜鼠图》等一大堆名画。

    有心思发展兴趣爱好的皇帝,想必生活还是比较闲适的。

    因此,说朱瞻基的去世,是因为过劳死,实在让我不敢苟同。

    第二,朱瞻基绝不可能因金属中毒而死。

    的确,古代帝王都爱寻丹问道,但偏偏,朱瞻基是个例外。

    他一点都不喜欢炼丹之术,这一点,从他的遗诏中就能看出来。

    《明实录》:朕以菲薄获嗣祖宗大位,兢兢夕惕惧,弗克负荷。盖今十有一年矣,而德泽未洽于天下,心恒愧之。比者,遘疾日臻弥留,夫死生常理,修短定数。

    “夫死生常理”几个字,充分说明了朱瞻基,对于生死看得很淡,不过是顺应天理。

    寻丹问道,为的是长生不老。

    但是,朱瞻基本人对生死看得非常淡,根本不屑于去讨好术士,他只是遗憾,没能把祖辈留下的江山打理好。

    此外,明朝的史书中,看不到半点朱瞻基服用“仙丹”的痕迹。

    退一步说,就算朱瞻基服用丹药,也绝不至于30多岁,就因金属中毒而亡。

    毕竟,《甄嬛传》中的雍正,可是结结实实吃了好多年朱砂,才见效的。


    第三,朱瞻基并不好女色。

    野史中说朱瞻基“纵欲过度”,可正史中却没有相关记载。

    而从朱瞻基的后宫来看,他应该是个不好女色的人。

    朱瞻基的后宫,一共仅有14个后妃,其中10个都在他死后被安排了殉葬。

    剩下四个,一个是被废掉的皇后胡善祥,一个是他最爱的孙氏贵妃。

    从孩子的数量来看,朱瞻基仅有2个儿子、3个女儿,这5个孩子,分别来自3个母亲。

    这样的“成绩”,在皇帝中实在不值一提,也很难给他扣上“好色”的帽子。

    要知道,朱元璋后妃无数,光是儿子就有26个,女儿也有16个。

    历史上真实的朱瞻基,是个很深情的男人,他非常宠爱孙氏,为了她不惜废掉胡皇后。

    明宣宗(朱瞻基):贵妃孙氏,皇祖太宗选嫔于朕。十有余年,德义之茂,冠于后宫。(取自《明史纪事本末》)

    这样的朱瞻基,绝不可能因为纵欲而死。

    朱瞻基的真正死因

    如果一定要为朱瞻基找一个英年早逝的理由,我更愿意相信,是遗传因素+征战受伤

    朱瞻基征战多次,曾经三次边境巡逻,其中第三次就是在1434年,而他去世的时间是1435年。

    两个时间,中间只隔了1年,而且,1434年,漠北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当时,强大的瓦剌在北边肆虐,成为了蒙古一带的支配力量。

    而瓦剌,就是后来土木堡之变中,俘虏明英宗的部落。

    史书上没有记载,在这次巡逻中,朱瞻基是否受伤。

    但是,他前一年还能前往边境巡逻,第二年就突然离世,着实有些不对劲。

    或许,明朝皇室确实有遗传病,不能长寿,但朱瞻基在边境巡逻,也有可能受了伤。

    不得不说,大明王朝的前几位皇帝,都是不可多得的好帝王。

    朱元璋、朱棣,就不用说了,身体柔软的朱高炽,同样非常了不得。

    在前人打下的基础上,文武双全的朱瞻基,直接带着明朝走向顶峰。

    只可惜,天公不作美。

    若是再给朱瞻基多一点时间,让他更好发挥他的雄韬无论,或许,明朝绝不会300年而亡。

    毕竟,能坚守“天子守国门”的大明,又怎么可能那么无能?

    只是,朱瞻基的后代明英宗朱祁镇,实在难堪重任。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