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证明人老了的几大表现(事实证明人老了,真正的苦日子才刚刚开始)

    栏目: 知识 日期:2022-10-25 12:00:24 浏览量(来源:小谈

    [摘要]“事实证明,人老了,真正的苦日子才刚开始”,你怎么看?我妻子她三姨年轻时不本分,头婚嫁了个老实人,第三天独自回娘家,从娘家直接去了县城,老实丈夫去县城找她,她说...

    “事实证明,人老了,真正的苦日子才刚开始”,你怎么看?

    我妻子她三姨年轻时不本分,头婚嫁了个老实人,第三天独自回娘家,从娘家直接去了县城,老实丈夫去县城找她,她说:“我和你没有夫妻之实算不上夫妻,以后你走你的路,我过我的桥,我们井水不犯河水。”

    老实丈夫知道自己配不上她,声音小得像蚊子:“你把彩礼退我。”

    三姨不本分是不本分,但她讲道理,彩礼进了她父母的腰包,一分没给她,她看着老实丈夫,有点不忍:“你去和我父母要,要是他们不退给你,我帮着你要。”

    老实丈夫去了岳父岳母家要彩礼,岳父岳母把他撵了出来,岳母说:“我把女儿嫁给了你,看着你们进了洞房,你没本事留住她,是你自己无能,还有脸来要彩礼?不知臊,赶紧滚。”

    老实丈夫虽然老实,但他也知道钱是好的,他不辞辛劳,连夜又去了县城,见到了三姨。

    三姨知道父母十有八九不会退钱,她跟老实丈夫说:“行吧,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彩礼钱我退给你,但要一点一点退给你。”

    老实丈夫在夜色的笼罩下,抄小路,翻山越岭回村,他知道山路不好走,走得很小心。

    最后一座山,山脚下就是他的家,他踩到了一块活动的山石上,老实丈夫和山石一起从半山腰滚落而下,山石没变样,他的一条腿却残了。

    他爬着回了家。

    母亲摸着儿子肿得像包子似的腿说:“你跟人家进了洞房就是夫妻了,搁谁谁也不会把彩礼退了,现在可好,又搭上了一条腿,早知道这样,不给你娶媳妇了。”

    老实丈夫倒是不在意自己的腿,他更关心彩礼能不能要回来,那是父母的辛苦钱,300块,他连媳妇的一根手指头都没碰到,不要回来,他觉得窝囊。

    三姨后来也听说老实丈夫瘸了一条腿,她想回来看看,毕竟是因为自己才连累了人家,但她刚在一家小吃店找到了工作,端盘子,一个月30块钱,管吃管住,她怕工作没了,就没回来。

    一年后,三姨攒够了300块钱,回来看望老实丈夫,老实丈夫很憔悴,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却像三四十岁的大叔,她把300块钱还给了老实丈夫:“买身好衣服,打扮精神点,你还能再娶一个。”

    老实丈夫接过钱,就撵三姨离开他家,三姨说:“你怎么不懂好赖话,我让你再娶一个,说错了吗?”

    老实丈夫拍着自己的废腿:“我腿脚好的时候你都不跟我,现在我这样了,谁还会嫁我?你要是真的心里有我,今天就别走,陪我。”

    三姨说:“那不行,我不喜欢你,是我父母为了钱逼着我嫁给你的,我可不想一辈子守着自己不喜欢的人过。”

    老实丈夫说:“不喜欢我你为什么和我拜堂?如果你不和我拜堂,我的两条腿现在还都是好腿。”

    三姨说:“算我对不起你,假若日后我过好了,加倍弥补你。”

    三姨想嫁给自己喜欢的人,她要为喜欢的人守身,与老实丈夫结婚那天,她说啥不让丈夫挨她太近了。

    她说谎:“我身子不舒服。”

    老实丈夫想以后的日子长着呢,不急于一时,他也是没料到,三天后,三姨借故回娘家,就从娘家直接去了县城。

    在县城打工的时候,三姨遇到了一个她喜欢的人,因为那时她还欠着老实丈夫300块彩礼,她怕还不清,老实丈夫不放过她,牵连那个人,就没和那个人表白,还清了彩礼钱,三姨回到县城,就在小吃店里等着那个人。

    那个人是邮递员,每天都骑着一辆绿色的自行车在县城的大街小巷穿梭,自行车后座上挂着一个绿色的邮包。

    等那个人终于从西面骑着自行车过来了,三姨急忙跑到路中间拦住了他。

    邮递员认识三姨,有时他会来小吃店吃饭,三姨长得漂亮,邮递员看她的时候,目光舍不得离开。

    邮递员捏了手刹,自行车在三姨面前停住了。

    邮递员问三姨:“你要往家里寄信吗?”

    邮递员知道三姨是从农村过来的,但他不知道三姨结过婚,当然,三姨结过婚和没结过婚没啥两样。

    三姨胆子大,她不懂啥是羞涩,尤其是面对喜欢的人,她的脸都没红一下,也没有婉转,直接问邮递员:“你喜欢男孩还是女孩?”

    邮递员被问懵了,他挠着头不知如何回答,傻傻地看着三姨。

    三姨这回更直截了当:“你喜欢儿子我就给你生儿子,喜欢女儿我就给你生女儿,你选一个。”

    邮递员捋了捋思绪,捋好后他明白了三姨的意思,他红着脸告诉三姨:“下班后我来告诉你。”

    邮递员下班后来小吃店找三姨,趴在三姨的耳边告诉三姨:“我喜欢男孩。”

    三姨和邮递员就谈起了恋爱。

    他们年轻,以为爱情真的可以无坚不摧,但当邮递员带着三姨去家里见父母,他母亲知道了三姨是农村来的,就不给三姨好脸子。

    她没搭理三姨,直接跟儿子说:“你姥姥想你了,让我带你过去,我们这就走。”

    邮递员说:“妈,我对象第一次来咱家,她还没坐呢,以后我们再去看姥姥行不?”

    妈妈说:“你不说我还忘了,你姥姥说给你介绍了一个对象,在医院上班,大高个双眼皮,长得水灵,今天在姥姥家和你见面,我们不能让姑娘久等了。”

    妈妈拉着儿子往外走,儿子不敢不听妈妈的话,他看了三姨一眼,三姨含着眼泪跑出了邮递员家。

    三姨对邮递员还有期望,她盼着邮递员说服妈妈,接受她,她在小吃店里等着邮递员来找她。

    三姨没等到邮递员,她等到了小吃店老板的一句话:“姑娘,店里生意不好做了,雇不起你了,你走吧。”

    三姨诧异,小吃店生意和以前一样,没有不好做,她问老板:“是不是我干得不好?惹你不高兴了?”

    老板说:“不是,我多给你一个月工钱,你走就对了,不要问为什么。”

    老板多给了三姨一个月工资,把三姨打发了。

    后来,三姨回到了乡下,一次回县城,遇到了老板,老板告诉三姨,是邮递员的母亲让他把三姨撵走的,母亲担心儿子和三姨藕断丝连。

    邮递员的母亲在某局工作,小吃店老板惹她不起。

    三姨带着悲伤的记忆,从县城回到了娘家,她整天不出门,洗脸用眼泪。

    一天,三姨躺在炕上,瞅着墙上的一张画发呆,画中人物是一对夫妻举案齐眉。

    院子里,嫂子忽然大喊大叫:“家里是不是又来了老鼠?粮食怎么少得这么快?昨天还有大半缸,今天就见缸底了,老鼠也是瞎了眼,怎么不换一家偷吃偷喝,盯上我家还没完了。”

    嫂子的言外有意,让三姨猛然醒悟了,自己年纪不小了,不可能在娘家过一辈子,早晚还是要嫁人的,趁早不趁晚。

    三姨来了精神,她打扮打扮就来到了老实丈夫家。

    老实丈夫正一瘸一拐地拎着猪食喂猪,三姨陪着笑脸跟老实丈夫说:“我回来了,你腿脚不便去歇着,喂猪这种活,应该当媳妇的干。”

    三姨要抢猪食桶,老实丈夫赶紧躲闪:“你离我远点,遇见你准没好事,你坑我一次就够了,不能没完没了。”

    三姨说:“我怎么会是坑你?我们是拜过堂的夫妻,这么快你就忘了?”

    三姨往老实丈夫跟前凑。

    老实丈夫不知三姨是何居心,吓得连连后退,他看见了家里养的那只狗,他让狗咬三姨,说三姨是坏人。

    狗冲着三姨,吐着舌头跑了过来,三姨不得不离开了老实丈夫家。

    回到娘家,三姨跟嫂子说:“嫂子,你给我介绍一个对象,只要是个男的,管我吃住就行,高矮胖瘦我都不挑。”

    嫂子说:“你不用着急找,住多久我也不嫌弃你。”

    三姨说:“给我介绍一个吧,我想嫁人了。”

    嫂子给三姨介绍了一个,四十五岁,比三姨大了二十一岁,男方的妻子病故了,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

    嫂子想安排三姨和男方见个面,三姨说:“不用见了,都是缘分。”

    三姨带着自己的东西,一个人悄悄去了男方家。

    男方四十多了,他做梦都没想到,还能娶到三姨这样漂亮的女人,把三姨当成了宝。

    几个月后,三姨跟男方说:“我想吐,是不是生病了?”

    男方心疼三姨,怕三姨有个三长两短的,带着三姨去了县医院。

    三姨是怀孕了。

    三姨想把孩子生下来,但男方不想生,他担心三姨有了自己的孩子,对他亲生的就不好了。

    三姨说:“我想有自己的孩子,生下来我会对三个孩子一视同仁,不会厚此薄彼的。”

    男方说:“你想生也行,但我没有多少钱,生下来后,你自己抚养,与我无关,什么事我都可以替你分担,就这件事不行。”

    三姨知道了一个弱女子在现实生活里的不容易,她不想让孩子跟着她吃苦,只好答应把孩子拿掉。

    三姨住院期间,去了一次她工作过的小吃店,老板告诉她:“不是我不想用你,是邮递员他妈找到过我,她威胁我,不把你撵走,我的小吃店就得关门。”

    临别的时候,老板又给了三姨50块钱,三姨缺钱,她接下了。

    三姨47岁那年,男方去世了。

    儿子已经结婚了,女儿已经嫁人了,儿子有自己的房子,不与三姨住在一起,女儿也很少回家,本来就不是亲生的,父亲活着,看在三姨照顾父亲的份上,两个孩子还叫三姨一声妈,父亲没了,这声妈也没了。

    男方留下了一处老房子,儿子女儿表示,只要三姨无处可去,老房子她可以一直住着。

    过年过节的,儿子女儿会把三姨接过去,他们对三姨很好,客客气气的,什么事情也不让三姨做,三姨想帮着做做饭,他们不让,说是怕三姨累着。

    吃完饭,三姨想帮着收拾碗筷,他们也不让,推推搡搡让三姨去一边歇着。

    儿子女儿的好,让三姨不舒服,分明是孩子拿自己当外人,如果自己是孩子的亲妈,他们还会这样吗?

    哪个孩子不跟亲妈撒娇耍赖?

    每当三姨听说或是看见与她同龄的人,帮儿子女儿多做了一点事情,就满腹牢骚,她就劝他们:“你们知足吧,有人还瞧得起你,有活计还能想到你,是拿你当亲人看,等到儿子女儿,儿媳姑爷们,不想麻烦你了,那只有两种情况。”

    “哪两种?”有人问。

    三姨说:“一是你在世间没了,二是你在儿女的心目当中没了。”

    老实丈夫因为一条腿瘸了,打了一辈子光棍,父母都去世后,老实丈夫只能一个人孤独着,出来进去,形只影单。

    一天,老实丈夫与三姨在路上遇到了,两个人一个52岁,一个54岁,活过了大半辈子,他们都想明白了一些事情,也看得开了。

    老实丈夫不再记恨三姨。

    老实丈夫说:“你男人没了几年了,你想不想再找一个?”

    三姨说:“腿瘸的都不要我,谁能要我?”

    老实丈夫说:“当年,若不是你看不上我,和我好好过日子,我们是不是也已经儿孙满堂,颐养天年了?”

    三姨说:“路是我自己走的,我不怨谁。”

    老实丈夫说:“我的路也是我自己走的吗?你一个人走了两个人的路,走的还是坑坑洼洼的破路,我也被你影响了,我屈不屈?”

    三姨说:“命。”

    可能真的是命,兜兜转转了几十年,最后,三姨和老实丈夫又成了夫妻,他们搬到了一起。

    去年春节,我和妻子又去乡下看望三姨,老实丈夫生病了,她在给丈夫熬药。

    我妻子说:“姨,我替你熬吧。”

    三姨说:“不用了,能帮那个老头子做点事情,我很高兴,有人还需要我,我才觉得自己不是白活着。”

    三姨和老实丈夫,两个人都无儿无女,但我没看出来,他们过得苦。

    有时,他们相互搀扶着在院子里散步,连地下的影子里,都透着幸福,相濡以沫的那种幸福。

    事实证明,人老了,真正的苦日子才刚开始,你怎么看?

    如同幸福有很多种,苦也有很多种。

    有的苦是自己觉得苦,有的苦是外人觉得你苦。

    有的苦是与别人有了比较后,你才觉得苦,不比较你还不知道自己苦。

    有的苦是拿梦想衡量现实,现实与梦想之间有多远的距离你就有多苦。

    有的人很苦,但他自己不觉得苦。

    有的人一点不苦,但他自己认为自己很苦,见谁跟谁诉苦。

    不管是哪种苦,记住一点:没人能分担你的苦,冷暖自知,不用现有的苦,让自己过的更苦,不用无法避开的苦,冲淡平常日子里拥有的幸福,活得豁达开朗一点,苦点也就算不了什么了。

    不是人到老年才有了苦日子,每个年龄段的人,每个阶层的人,都不容易,大家都苦,但大家都开心的活着,可见,生活中不只有苦,还有比苦更有意义更值得追求的东西。

    不觉得自己苦,就像给苦咖啡里加了糖,苦中会有甘甜,觉得自己苦,就像给糖中加了黄莲,尝到的可能就都是苦。

    生活无法改变,但心情可以调解,同样的苦,每个人的感受却是不同的,差距就是对待苦的态度不同,苦既然无法规避,学会看开一些事情就显得有点重要了。

    苦吗?对自己说一声“不苦”,日子可能就好过了那么一点点。

    “事实证明,人老了,真正的苦日子才刚开始”,你怎么看?

    我邻居张叔,今年63岁,张婶60岁,老两口每月退休金15000元,他们掏心掏肺的对待儿子和儿媳妇,给他们买车又买房,还承担了家里所有的花销,原以为他们的晚年生活会很幸福,结果,就在前几天中午,老两口脑出血住进了医院。

    张叔是我老家的邻居,为人和善,在村里人缘很好,他年轻时在事业单位工作,旱涝保收,是大家眼中的铁饭碗,我们都很羡慕他。

    早些年的时候,张叔所在单位分配了住宅小区,每平方米1200元,张叔和张婶商量了半天,决定趁此机会买两套房子。

    张婶答应了,她觉得这是买房的好机会,在那个年代,房价还未上涨,改革开放政策逐渐发展,周边的小区已经上涨到每平方米1500元,如果她们以低廉的价格买上两套,将来哪怕是卖掉房子,也能赚很多钱。

    不得不说,张叔和张婶很有投资眼光,他们买了两套118平方的房子,总价283200元,现如今这两套房每平方8000元,总价1888000元,如果转手卖掉,相当于赚了1604800元。

    张叔每次都笑呵呵地说:“当初就想着留给儿子做婚房,也没想着能赚钱。”

    前几年的时候,我和爸爸去张叔家做客,他们所在小区附近设施齐全,有幼儿园,有小学和初中,还有几个公园,每天中午的时候,小区附近可谓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当时,张叔的儿子张凡也在家,长得很帅,浓眉大眼,听说刚毕业,在私企上班,每个月能赚五六千块钱的工资。

    我爸笑着问:“小凡,年龄不小了,该找个女朋友了。”

    张凡笑着说:“找女朋友可不同于找工作,凑活凑活就行了,找女朋友要找那种心地善良,可以居家过日子的女人,否则,还不如打光棍。”

    我认真打量了他几眼,真没想到他有如此高的觉悟,就连张叔和张婶都愣了愣,显然是没想到张凡会说出如此真实的话。

    我觉得,张凡以后肯定能找个称心如意的女朋友,过上好日子,他思想太成熟了,具有前瞻性,果不其然,时隔两年后,张凡找到了女朋友。

    那女孩长得很漂亮,乌黑明亮的大眼睛,长长的睫毛,修长的双腿,皮肤细腻光滑,就连说话声音都软绵绵的,简直是完美的女人。

    女孩的性格也很好,对张叔和张婶很尊重,整天哄的张婶眉开眼笑,差不多过了三个多月,女孩和张凡结婚了,婚礼当天,我和爸爸去参加了婚礼,我还给她们随了500块钱红包。

    婚后,她们住在张叔闲置的房子里,在此之前,那套房子从未住过人,张叔在张凡结婚前把房子进行了装修改造,让人心情愉悦。

    我原以为张凡和他老婆会过得很好,张叔和张婶也会很幸福,结果,我想得太简单了。

    原来,自从张凡结婚后,他就没再去上班,整天带着老婆四处旅游,今天吃烧烤,明天吃火锅,小日子过得悠闲惬意,就连张凡的老婆也很享受这种生活,不必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劳碌。

    过了没多久,张凡的老婆怀孕了,怀的是双胞胎,这件事惊动了张叔和张婶,老两口开心的不得了,每天变着法的给儿媳妇做好吃的食物,就在这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儿媳妇突然说道:“爸爸,我和张凡打算重新买套房子,现在这套房子太小了,将来孩子出生后,没有住的地方。”

    张叔看了眼张婶,张婶笑着说:“月月,你想买什么房子呀?”

    儿媳妇眨着眼睛说:“妈妈,我想买套大平方的房子,住着宽敞舒适,将来您和我爸也可以过来住,顺便帮我带带孩子。”

    张婶想了想说:“行,那就再买套房子吧!”

    张婶也没多想就答应了,她觉得儿媳妇说得也有道理,更何况是她刚嫁过来,如果不答应儿媳妇的要求,未免显得有点过分了。

    最关键的是,张婶给了儿媳妇188000的彩礼,结果当天收的礼钱也都给了儿媳妇,现在她们要买房,肯定会拿出她们的存款,算起来,张婶也不需要花多少钱。

    张婶想得很美好,可是,第二天她们来到售楼部后,张凡说:“妈妈,您准备了多少钱?”

    张婶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我和你爸爸带了张30万存款的银行卡,怎么了?”

    张凡笑着说:“没怎么,就是随口问问。”

    张婶点了点头,张凡走到月月跟前说了几句,月月看了眼张婶,随后走向了销售人员:“您好,可以给我介绍下咱们这里的户型吗?”

    销售人员热情地说:“好呀!咱们这里有小户型和大户型,您看您有什么需求?”

    月月笑着说:“你给我介绍下大户型的房子吧!”

    销售人员笑吟吟地说:“咱们这里大户型的房子有139平方的,有149平方的,还有158平方和168平方的,您看您喜欢哪种户型的房子?”

    张婶的儿媳妇还没说话,儿子就在旁说:“我们要168平方米的房子,你算下多少钱?”

    张婶和张叔都愣了,她们万万没想到儿子竟然会选这么大的房子,张叔忍不住说:“儿子,你买这么大的房子打扫卫生都是个问题,我建议你买个149平方米的就行了。”

    张婶也劝说道:“儿子,房子够住就行了,真没必要买太大了,住着太空荡了。”

    儿子笑着说:“大房子住着宽敞又舒适,将来孩子出生后可以在屋里随意地玩耍,也不用担心磕着碰着,您说是吧?”

    儿媳妇在旁说道:“爸爸妈妈,我觉得凡凡说得有道理,买房可不是买衣服,不喜欢就不穿了,如果我们这次买了小户型房子,将来不喜欢,总不能扔了吧?”

    “咱们既然决定要买房了,倒不如直接买个大房子,您们闲来无事的时候也可以来家里住几天,有个落脚的地方。”

    张叔和赵婶无奈答应了,张叔对销售人员说:“姑娘,你算下这套房子多少钱吧?”

    销售人员笑着说:“叔叔,您儿媳妇买这套房子可算是捡了大便宜了,现在咱们这里有优惠活动,还送家电大礼包。”

    张婶迫不及待地说:“姑娘,优惠多少呀?都送什么家电呀?”

    销售人员解释说:“阿姨,咱们这套房子每平方优惠150元,还送冰箱、空调、洗衣机。”

    张婶在心里估算了下家电的价值,这才笑着说:“这还差不多了。”

    销售人员拿出计算器算了下房子的价格,笑着说:“叔叔阿姨,这套房子总面积168平方米,优惠完的价格是每平方7650元,总价是1285200元。”

    张叔再次愣住了,他和张婶这么多年省吃俭用也才攒下了150万的存款,如今买套房就要花掉大半辈子的积蓄,说不心疼是假的,于是,张叔小心翼翼地说:“月月,你结婚的彩礼还有多少钱?我和你妈妈能拿出30万元帮你们买房,剩下的钱你们办理贷款行不行?”

    儿子在旁不满地说:“爸爸,您也太小气了吧?我可是知道您有100多万的存款,现在我买套房子你还想让我贷款,这不是为难我和您儿媳妇吗?”

    儿媳妇轻声说道:“爸爸,我和凡凡的彩礼都存了定期存款,现在取不出来,您先帮我们付了钱,以后我们慢慢还给你,好不好?”

    张叔刚想拒绝,张婶在旁说道:“好,我们先帮你付了全款,以后你们再还给我们。”

    儿媳妇买的这套房是毛坯房,装修期间儿子找到张婶:“妈妈,房子装修还差30多万,您先帮我们垫出来吧!”

    张叔和张婶刚好发了工资,她又给儿子拿了30万的装修款,张婶苦笑着说:“儿子,我和你爸爸这辈子攒的钱全都花完了,以后不要再找我们要钱了。”

    儿子笑着说:“妈妈,您就放心吧!我保证不再找你们要钱了。”

    房子装修好不久,儿媳妇也生了孩子,两个都是男孩,张婶知道儿媳妇没照顾孩子的经验,就主动去帮忙照顾孩子,那段时间,张婶忙的团团转,可她很开心,一点也不觉得累。

    孩子哭的时候,张婶就抱着孩子在房子里四处转悠,孩子闹的时候,张婶就给孩子喂奶粉,孩子睡觉的时候,张婶就收拾房间里的卫生,帮儿媳妇洗衣服,给儿媳妇做月子餐,别提有多忙碌了。

    儿媳妇出了满月后,张婶又张罗着举办满月宴,总共摆了35席,花了3万5千元,如果再算上烟酒的花销,花了足足6万元。

    这些钱全都是张婶拿出来的,本来儿媳妇打算把钱还给张婶,张婶拒绝了:“月月,这些钱是我给孙儿摆酒席花的,怎么能让你花钱呢?”

    儿媳妇微笑着说:“妈妈,谢谢您了。”

    赵婶笑了笑:“应该的。”

    张叔也觉得不应该收儿媳妇的钱,毕竟,这是他们心甘情愿付出的,收钱就显得太过小家子气了。

    儿媳妇出了月子后就去工作了,是做房产中介,儿子依旧是早出晚归的忙碌,谁也不知道他在外边干了些什么,张叔曾让儿媳妇打听过儿子的近况,可儿媳妇也摸不清儿子的动向。

    张叔考虑到儿媳妇的工作要四处奔波,就给她买了辆代步小车,儿媳妇特别开心:“谢谢爸。”

    张叔笑着说:“好好工作,好好过日子。”

    儿媳妇郑重地说:“您放心,我肯定会好好过日子,好好孝敬您和妈妈的。”

    两个孙儿三岁的时候,儿媳妇对张婶说:“妈,我打算让孩子去幼儿园学习,您和我爸帮忙接送孩子吧!”

    张婶笑着答应了,正好她和张叔已经退休了,整天在家闲着也挺无聊的,如今儿媳妇派给他们这项任务,老两口高兴得不得了。

    此后的日子里,张叔和张婶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日子过得潇洒自在,这天中午,老两口接孙儿回家的路上,突然接到了儿子的电话:“爸爸,我把家里那两套房子卖了。”

    张叔当时就愣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你说啥?你把家里那两套房子卖了?”

    儿子笑嘻嘻地说:“是啊!卖了160万。”

    张叔都快气疯了:“你是不是缺心眼,咱家里那两套房子价值180多万,你160万就给我卖出去了,对了,你卖房子做什么?”

    张凡是张叔的独生子,那两套房子写的是儿子的名字,这几年儿子虽然没有工作,可他也不缺钱用,怎么突然就把房子卖了呢?

    儿子解释说:“爸爸,您别生气,我小舅子快要结婚了还没婚房,所以我就想帮帮他。”

    张叔气得直哆嗦:“你把房子卖了,我和你妈妈住哪里?”

    儿子笑着说:“您和我妈妈住我家里就行呗!正好我也方便照顾您俩。”

    张婶给儿媳妇打了电话:“你弟弟是不是快要结婚了?”

    儿媳妇疑惑地说:“没有呀!他还在上大学呢!”

    张婶挂了电话对张叔说:“咱儿子说的是假话,他肯定有什么事瞒着咱们。”

    张叔立刻就拨打了儿子的电话,结果发现没人接听,他们只好先带孙儿回了家,儿媳妇立刻问道:“爸爸,张凡把您住的房子卖了?”

    张叔点了点头,显得无比落寞。

    接下来的几天,张叔每天都会给儿子打电话,可每次都提示无人接听,直到半个月后,儿子从外表回来了,胡子拉碴,张叔直截了当地问道:“你卖房子的钱交给我吧!”

    儿子面无表情地说:“花完了。”

    张叔气的血压升高,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张婶也急得不行,她立刻给儿媳妇打电话说:“小凡回来了,你也回来吧!”

    儿媳妇回家气冲冲地说:“你最近去哪了?你知不知道我们都很担心你,你把房子卖给谁了?卖的钱又放哪了?”

    儿子捂着耳朵说:“能不能不要问了,我把钱都花光了,你们再怎么逼问我有什么用?”

    儿媳妇气的眼泪掉下来了,可她也管不了张叔的儿子,只好先把张叔送到了医院检查身体,幸好没什么大碍,在医院住了几天就康复了。

    出院那天,儿子告诉张叔:“实话告诉你吧!我被骗了,卖房子是为了还债。”

    张叔问他为什么不报案,儿子摇了摇头:“报案了,钱追不回来了。”

    张叔虽然很生气,可事情发生了,再怎么生气又能怎么样?日子还要过下去,儿媳妇劝张叔不要多想,张叔嘴上说着知道,可他始终不能释怀。

    从那以后,张叔和张婶就做了环卫工人,他们退休金虽然很高,可还要帮儿子还外债,另外,他们考虑到整天吃住在儿媳妇家里,有些不好意思,就想挣点零花钱补贴家用。

    前几天气温高达40度,张叔和张婶顶着烈日在大街上打扫卫生,他们从没吃过这种苦,在工作的时候晕倒了,幸好被过路的行人发现并送到了医院,儿媳妇当时正在公司上班,当她接到医院的电话时,整个人都懵了。

    她着急忙慌地来到了医院,医生告诉她:“你不要担心,他们只是轻微脑出血而已。”

    儿媳妇这才松了口气,她坐在张叔和张婶的病床前痛哭起来:“爸爸妈妈,对不起,我不该同意让你们去工作的。”

    张叔和张婶出院后,儿媳妇把他们安排在家里好好休息,坚决不让他们工作了:“你们以后就在家里养老吧!我养你们。”

    张叔和张婶笑着笑着就哭了,能找到这么善解人意的儿媳妇,是他们的福气。

    “事实证明,人老了,真正的苦日子才刚开始”你怎么看?

    我觉得这话也有道理,只不过,我们考虑问题要具有两面性,也就是说,这句话要从两个方面分析:

    1、人老了,如果生活能自理,有养老金,儿女孝顺,这种日子是幸福的,也是所有老人都期望的生活。

    2、人老了,如果过得像张叔和张婶这样疲惫,那就是苦日子,他们的儿子不争气,啃老,他们不得不在退休后出来工作,减轻家里的压力,幸运的是,张婶的儿媳妇很孝顺,在得知她们中暑之后立刻让她们辞掉工作在家养老。

    最后:

    人老了,就要学会放下,放下手中的工作,放下心中的牵挂,放下对儿女的执着与帮助,儿孙自有儿孙福,作为老人,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让儿女操心,就是对儿女最大的帮助了。

    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