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御宅日排行(御宅新屋总排行),关于《御宅日排行(御宅新屋总排行)》的内容介绍。御宅族的分类 社会评论家中森明夫于1983年6月至1983年12月在《漫画ブリッコ》连载的《御宅的研究》(「「...
御宅日排行(御宅新屋总排行),关于《御宅日排行(御宅新屋总排行)》的内容介绍。
御宅族的分类 社会评论家中森明夫于1983年6月至1983年12月在《漫画ブリッコ》连载的《御宅的研究》(「「おたく」の研究」)一文中正式使用这个词来称呼这个人群,但是...
御宅族的分类
社会评论家中森明夫于1983年6月至1983年12月在《漫画ブリッコ》连载的《御宅的研究》(「「おたく」の研究」)一文中正式使用这个词来称呼这个人群,但是不同国家对御宅的研究也不同。(文中,从御宅一族的穿着打扮到同人志发卖会,均以充满恶意的论调加以评述。)
《御宅的研究》中对御宅的分类为:
①.消费型御宅
拘泥于某种对象,将金钱与时间完全投入其中的御宅。(比如模型手办收集)
②.心理型御宅
有两种类型的心理型御宅
a.想将自己的爱好传播给周围的人(传教者)
b.自己创造出兴趣爱好
从此,以”御宅一族”之名,取代了过去的”竹之子一族”以及”太阳族”甚至”暴走族”等,成为涵盖所有”××族”范畴人群的正式命名。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御宅一词多用于那些成年了但仍然迷恋游戏,动漫,手办等并且单身的日本男子。随着该群体的飞速扩散,除了用于外国人、日本女性以及已婚男性外,还用于宗教信仰倾向者(奥姆真理教?),蹲家族(啃老)或者学术钻研者等。学术研究方面,一般的意见是,只限于理工科系的学术研究者才会被称为御宅。另外一般50岁以上的以及醉心于传统艺术的人则很少以御宅称呼。
狭义的御宅定义原本只是单用来形容对动漫等范畴,逐渐演变成广义定义,即”沉迷于社会大众一般难以理解的亚文化之中并且难以沟通交流的人”。此外,社会对于御宅的态度也开始因人而异,对于那些在特定范畴内具有深厚知识的达人们开始持肯定的态度。
一个比较著名的例子就是棒球外野手铃木一郎(效力于美国职棒联盟西雅图水手队,在全明星赛上打出“Running home run”的飞毛腿),以其超强的捕球能力在场上每每作出他人所不能得接杀球表演时就被称为”御宅的表演”。
至于御宅一词的来源,公认的说法是1982年版”超时空要塞”里一条辉使用””お宅”来称呼对方(第二人称),从此流行起来。
较为流行的御宅分类为以下5大类:
.成家了的伪御宅
.我行我素派御宅
.对涉及领域情报高敏感度御宅
.高社交能力御宅
.同人女系御宅
此外,根据御宅界泰斗冈田斗司夫于1996年5月发表的『オタク学入门』,至少当初执笔时,オタク(片假名的御宅写法)这个词乃是1996年NHK电视台禁播的词语,并且冈田在接受NHK采访时已经知晓了此事。因此,オタク的写法一般被认为就是指冈田斗司夫这类人,而对此感到厌恶的人转而使用「ヲタ」来称呼。オタク的写法在海外比较流行,而在日本国内已经是无人使用的死语了。
御宅的近来较为流行的御宅分类为以下5大类
.成家了的伪御宅(占总数25%)
.我行我素派御宅(占总数23%)
.对情报高敏感度御宅(占总数22%)
.高社交能力御宅(占总数18%)
.同人女系御宅(占总数12%)
此外,根据御宅界泰斗冈田斗司夫于1996年5月发表的『オタク学入门』,至少当初执笔时,?オタク?(片假名得御宅写法)这个词乃是当时NHK电视台禁播的词语,并且冈田在接受NHK采访时已经知晓了此事。因此,?オタク?的写法一般被认为就是指冈田斗司夫这类人,而对此感到厌恶的人转而使用「ヲタ」来称呼。目前?オタク?的写法在海外比较流行,而在日本国内已经是无人使用的死语了。 时至今日御宅一词已不再是贬义专用,而经常被用来形容对某人的爱好的印象。
以下是比较有爱的几种御宅(括号内为缩写)
高达御宅(ガノタ ga no ta)
游戏御宅
军事御宅(ミリオタ mi ri o ta 偶亲爱滴宗介就是代表)
幕末御宅
战国御宅
铁道御宅(鉄ちゃん)
Hello!project御宅(ハロヲタ ha ro wo ta) 即萌早安少女组合等的淫… 自御宅一族出现至今,出现了很多由御宅们衍生而来的新词语:
.A-BOY
在国内可能知名度不高(知道D-BOY的人还可能比较多…),但在日本已是一个与御宅文化无法分割的专有名词了,全称「アキバ系の男の子」,中译秋叶原系的男生。
东京的秋叶原街区是著名的电器一条街,在日制规格的个人电脑PC9801(玩过银河英雄传说4EX的玩家可能有印象,此游戏中文PC版既是从PC9801上移植而来)风靡日本的时候达到了全盛时期。作为御宅在电子产品方面需求也较大,因此吸引了很多御宅在此出没。后来随着各大综合性电器连锁卖场(ビッグカメラ、ヨドバシ等)的崛起和商业区重心的转移,秋叶原的店铺纷纷改变策略转为了动漫产品专卖,还有非常著名的メイド喫茶店(女仆装茶店),更加奠定了秋叶原的“御宅圣地”的地位了。
题外话,如今到秋叶原逛一下就会发现还是有很多卖电器的商家,而且经常可以看到用汉语写的“热烈欢迎中国客人”的横幅,看来出没于秋叶原的中国人也不在少数阿…
另外,秋叶原车站附近就能看到很多散发宣传资料的女仆装MM,跑过去找她们合影比去女仆装茶店要方便 -▽―b
.腐女子(ふじょし fu jo shi)
这几年在国内各大论坛上大量涌现出来的新兴力量!当然,源头还是在日本…
以男同性恋作品为主要嗜好的群体,当然绝大多数都是女性,因此以腐女自称。
腐女只是用来称呼有上述倾向的群体,一般的女御宅被称为宅女(おたじょ)或者やおい女。
关于腐女,今后另外作专题报道… 上世纪80年代初,御宅一词尚未流行的时候,人们常用“ビョーキ”(即日语病気的谐音)及“二次コン”(二次コンプレックス的缩写,complex,劣等感)来称呼这一类人。
其中,ビョーキ主要指对动画及同人漫画感兴趣的群体,另外还特别暗指萝莉控一族,常见于当时的各种动画杂志和同人作品中。在动漫题材中则多出现在以低年龄少女为主角的作品中。(不愧为萝莉控)
首次将御宅用在对人称呼(御宅一词在日语中原本用法相当于贵府的意思)上的是先前提到过的社会评论家中森明夫12月在《漫画ブリッコ》连载的《御宅的研究》。在文中,御宅被用作第二人称来称呼动漫爱好者等,由此发展为了对人用词语。当时社会上对这个词得认知度非常低,正巧出现了两件当时比较引起轰动的事件。一件发生在北海道原野,一名脚上有伤的男子因被一块坠落的铁臂阿童木模型砸中而不幸身亡。还有一件是发生在一周后所谓“宫崎勤事件”,即发生在东京,埼玉等地的连环幼女杀人事件。各大媒体均使用了御宅来指称疑犯宫崎勤。一时间御宅一词给普通民众中间传播开来,当然是非常负面的影响。
此外,从最初开始,媒体即把御宅一族视为和”竹之子一族”以及”太阳族”同类的群体而进行宣传报道。也因此给普通民众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动画爆发期(70年代后期-80年前期)
这段时期的动画,不但有传统的少儿向,还大量涌现了中高学生向的青少年动画。以《宇宙战舰大和号》,《银河铁道999》,《鲁邦三世》和《机动战士高达》为代表的新生代动画,籍以电视台放送,剧场版公开等形式成为公众热点,使得动画产业急速发展起来。这段时期,对动画爱好者称呼为アニメファン(anime fan),并无参杂贬义,否定的意思。
泡沫时期(80年代后期)
这个时期日本进入了产品大量生产化时期,在经济景气带动全民腰包增长的背景下,出现了很多对有着高度表现力的动画怀有浓厚兴趣的人。伴随着泡沫经济景气,拥有更多闲暇和钞票的人们也开始变得更有购买力,能够买入高价的影音设备和电子产品。就在这段时间里,御宅确立自己作为人称的标志,开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被社会大众所了解。
宫崎勤事件(1988年-1989年)
东京,埼玉等地的连环幼女杀人事件的罪犯宫崎勤的家中,发现了堆积成山的各种影碟,录像带等被媒体广泛报道后(事后查明,动画类在录像带总数内占的比率没有想像中的多),对于当时正处于急速萝莉倾向化并且毫无规制化发展的动画产业造成了剧烈冲击,并且形成了对御宅一族非常苛烈的非难。从这个时期开始社会大众形成了对御宅一族的一般定位,即热衷于动画的成年人乃是非常幼稚以及异常的人这类印象。
OVA与PC时期(90年代前期)
由于受东京,埼玉等地的连环幼女杀人事件的影响,动画产业对萝莉倾向化作品作出了自主规范,极力避免那些针对幼儿的性刺激类的描写。同时期光盘普及化,OVA作品大量出现,以稍狂热的青少年作为主要定位。同时期还有DOS/V操作系统的普及(日文DOS,玩早期光荣游戏的人都知道),形成了以秋叶原和日本桥为中心的电脑DIY一族的兴起,又被称作电脑御宅(パソコンオタク)
EVA和电视游戏时期(90年代后期)
新世纪福音战士的问世是动画界的一个大事件。这个时期的日本社会,经济动荡,传统的学历重视论贬值,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怀着对外界的漠然和对自身的惶恐不安。EVA对这样动荡期的青少年层产生了剧烈的冲击而广受欢迎(真嗣看来是那个时代日本少年的真实写照阿-_-),以至于该作甚至被拿来作为一个社会现象进行了专门研究。另一方面,电视游戏和电脑游戏普及化,游戏业界蓬勃发展,诞生了很多著名的游戏制作公司。
EVA放映后,当年(1996年)5月,冈田斗司夫发表了《御宅入门》一书,最终章里写下了著名的御宅宣言“御宅是日本文化的正统继承人”。(オタクは日本文化の正统継承者である)此书当然也被公认为御宅最正统的宝典了。
市场普及化和泛滥化时期(00年代前期)
随着越来越多作品的问世和DVD的普及,市场开始转入普及化,原来10000円左右一盘的录像带从市场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3000~5000円左右价格相对便宜的软件和DVD,
原本面向狂热爱好者的作品贩卖也为一般消费者接受。并且由于游戏机和电脑的普及,形成了极为庞大的市场。经济界也开始瞩目这个市场,据野村综合研究所的调查,御宅市场(包括电脑DIY,动画,游戏,手办,漫画等)的市场规模约为2900亿日元。日本产经省也将其看作为开拓国际市场的一种有效手段而颇为关注。(骗钱才是王道阿。。。)
御宅族(日文:おたく),指热衷於动画、漫画及游戏等次文化的人。这词语在日文中常带有贬义,目前已普遍为各界人士使用而趋於中性,其中也有以自己身为御宅族为傲的人。但对於欧美地区的日本动漫迷来说,这词语的褒贬因人而异。目前在日文中御宅族一词有扩及适用在热中於主流文化的兴趣、甚至是在职业领域中具有较深造诣的人的趋势。
御宅族的来历:一般相信是名社会评论分析者中森明夫,在1983年中期於漫画月刊《漫画ブリッコ》上连载的《「おたく」の研究》专栏中,初次正式的使用这个名词来称呼这个族群。「おたく」一词的本意是「贵府上」,在日文中另可当第二人称指示词,正巧1982年於日本开始放映的动画《超时空要塞》(超时空要塞マクロス)中有主角互以「おたく」称呼对方,故推断此族群的人乃为受其影响,并开始使用这个辞汇互相称呼,后来才被以「おたく」作为其族群全体的代称。
GAINAX始创人之一,有「Otaking」(御宅王)称号的冈田斗司夫对御宅族的定义为:在这个被称为「映像资讯全数爆发」的21世纪中,为了适应这个映像资讯的世界而产生的新类型人种。换言之,就是对映像的感受性极端进化的人种。
华文世界中,「御宅族」这种代称目前已经很少在平常的使用中见到。一般来说,日本海外较常使用罗马拼音大写的「OTAKU」来称呼(尤其是拉丁字母使用地区)。近来,台港中三地的动漫画讨论社群有以「宅」为代称的趋势。主要为名词,指的是OTAKU本身或这些人所做的事情,也可见到动词跟形容词等等的转品用法,或是「宅人」之类的连用法。
下限算什么!御宅一族必看的10大无节操动漫
节操,气节之操守,做人之标准,检验灵魂的试金石。在无节操动画大行其道的当下,作为一个传承二次元优良品德的好骚年,怎么能容忍这些无良动画肆虐,我们必须强烈抵制。小编特整理出10部无节操的动画产品,我们要把这些反面教材深刻理解,坚决反思,并牢记心间,争取未来还给二次元世界一片青春的澄澈天空。(旁白:那边那个,怎么笑的那么邪恶!这是很严肃的问题!)(以下排名不分先后)1.《日和》日和毫无条理性的恶搞,无节操动漫界元老,无数无节操名言原产地,中文配音的想必很多人都看过还记得那句:雄起吧~如意棒!! 啊!不行啊!够不到~还差一点! 可恶!插他!如意棒!啊噗噗噗~~(捂脸)2.《这就是僵尸吗》这个是僵尸么虽然我可爱又迷人,但我会招来死亡,这句魔装少女变身台词真的很带感,问题是吟唱的是个男淫。而且魔力越高服装越可爱的这种设定小编实在是无力吐槽,这些都不算神马,重点是,此魔装变身少年还是YY脑补、死宅、隐藏基佬、超级抖M好吧,脑补的优确实是一大萌点。5.《腹黑妹妹控兄记》控兄记满足所有宅男的各种妄想有木有,有这样的妹子是个男人就会推到吧,可是男主角是个渣啊,又是主角定律啊,不管男主多渣也有一群妹子包围啊,没有血缘的妹妹、命运牵绊的青梅竹马,傲娇的同班同学这种俗气的设定啊,毫无内涵但是搞笑功力一等一啊。6.《我的妹妹那有那么可爱》俺妹死宅与妹控的福音,死宅与妹控的福音,死宅与妹控的福音,死宅与妹控的福音,死宅与妹控的福音,死宅与妹控的福音,死宅与妹控的福音,死宅与妹控的福音,死宅与妹控的福音,死宅与妹控的福音,死宅与妹控的福音,死宅与妹控的福音。以上是全部特点。7.《银魂》无节操银无节操的代名词,家喻户晓的无节操动漫,木有节操的人物,没有节操的动画制作,内裤保卫战,火锅争夺战,厕所大战8.《学生会的一己之见》一己之见为了进入学生会进行真人galgame,努力学习达到年级第一这种事其实还蛮励志的。9.《妄想学生会》妄想学生会俗称黄段子学生会个人认为,这部动画大概在某些方面是没设下限的。如果交给广电总局审核的话,删减完剩下的大概只有ED了吧。你能告诉我拿按摩棒当礼物丫的还一次又一次出现这是要闹哪样?里面的那几个女性角色大概都已经抛弃羞耻心了吧。10.《TO LOVE》TO LOVE所有无节操后宫动漫的鼻祖。真正无节操后宫漫风行的元凶。结城梨斗已经成为传说一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