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慎独”是什么意思?

    栏目: 知识 日期:2022-10-21 15:35:16 浏览量(来源:小孙

    [摘要]“慎独”,是儒家倡导的一种修身方法,是至高无上的人生境界。这个词最先见于《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慎独”,是儒家倡导的一种修身方法,是至高无上的人生境界。这个词最先见于《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大体意思是:有君子之德的人,即便在独处时,虽然没有别人监督约束,但也会慎重行事,检点行为,不会因没人注意而做有违道德之事。

    “慎独”是什么意思?

    我所理解的“慎独”,就是十二个字:敬畏规则,管束自我,享受独处。

    “慎独”,在某种程度上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试金石。在公共场合,有他人的眼睛看着,有他人的嘴巴议论着,一个人要想做坏事不能不考虑影响和面子。而在独处时,没有眼睛盯着你,也没有嘴巴议论你、评价你,依然能够管住自己不做违反道德的事,则需要有很高的道德修养。

    “慎独”,首先是内心深处敬畏规则。面对各类诱惑,能够坚持“吾心有主”,不为所动,心中始终能够牢记规则,对各类规则从心底深处产生敬畏。正像《论语》中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要做到“慎独”,必须用规则来管束自己、控制自己。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类似的例子。东汉名臣杨震不敢接受他人送来的一条鱼,因为他深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元代学者许衡坚守“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看到路旁无主的梨树,尽管自己口渴难耐,也决不摘树上的梨子。曾国藩在30岁的时候立志学做圣贤,开始修炼“正心与诚意”,也是从慎独开始的。他在家书中告诫儿子们:“慎独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当然,“慎独”不是简单的清心寡欲、不闻世事,也不是为了逃避责任懈怠不为,而是一个人在喧嚣繁华的现实中享受独处。自己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定意志,既能看到自身的渺小,认清自己的不足,又能不囿于得失,不为浮名所迷、不被虚利所惑。

    “慎独”的关键就是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慎独”,说到底就要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每日三省吾身,若有过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