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是什么意思,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这句话怎么解

    栏目: 知识 日期:2023-08-14 12:01:47 浏览量(来源:小张

    [摘要]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这句话怎么解?这句话来自《老子》,这句话是指认知对,守住错,即明白对与白,守住黑与错,以此作为天下的样式。从这句话就能看出古时先贤的智...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这句话怎么解?

    这句话来自《老子》,这句话是指认知对,守住错,即明白对与白,守住黑与错,以此作为天下的样式。

    从这句话就能看出古时先贤的智慧。每个人或事,都会有着两面性,把好的体现出来,把坏的压制住,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天下不就太平了吗。正邪本就一念之间,黑白对错也没有绝对的界线,又怎么可能从人和物的身体里分离出来呢,就好比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对是错,是黑是白。长江清沏,能浇灌长江两岸土地,养活两岸人们。黄河污浊,也能浇灌黄河两岸,养活两岸人们。但同时,也可以泛滥成灾,让人们知道什么是水深火热。

    使用才是关键,扬其长,避其短,才是智慧。当然,道家学说或许提出就是为统治阶级服务,像儒家,法家一样,大都流派都为统治阶级服务,同时也推动着文明的发展。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这句话怎么解?

    一位用直钩钓鱼的神秘大爷,和我讲解什么是: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醍醐灌顶让我豁然明白老子的伟大。


    有一次神奇的遭遇,我有一年去衡山旅游,在山下有个山涧小溪也很漂亮,我就过去玩耍,在那里看到一个大爷独自垂钓,我一看,那溪水很浅,那里看得到鱼,只见他拉起鱼钩,一看那鱼钩是个直的。

    我感觉这位大爷非同寻常,于是走过去和他打招呼。聊起天来。

    我问:大爷,您这鱼钩为什么是个直的?

    他说:知道它有弯曲就好。这就是知其曲,守其直。

    我一听,想起了道德经的话,知其白,守其黑。

    于是我问: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这句话怎么解?

    大爷笑笑说:这话网上一搜索,很多答案,不必问我。

    我说:网上的答案,很多都是人云亦云,大家都是说,白是光明光亮,黑是蒙昧,模糊,要守住模糊,在昏暗不显眼的境界中,保持一般人的本色,保持良好的道德情操,踏踏实实的做人做事,我也看不懂总觉得有些勉强,还是问你吧。

    他说:我也不懂。

    我说:你说给我听听,我请你吃鱼。

    他说:好吧。我也好久没有钓到鱼了。

    这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其实很简单,就是说啊,明白人啊常常抓住基础要害。

    白从哪里来,从黑而出。白是什么,是象,是相,是表面的现象,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闻得到的、听得见的,这就是白。

    天下万物万事的直白之一面,又称作表面。

    黑呢,就是产生这个表面直白万物万事的基础,黑也是玄,或者说万物之母色。黑色就是万色之母,在易经里也表示天。所以先秦时代都崇尚黑色。

    这个黑呢,老子的意思,当然没有这么复杂,他就是说用黑来比喻生演万事万物的基础道体。

    白,事物的现象、人的六根可以感知的现象,是因其根生于这个黑。老子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这个玄牝,也就是这里的黑。这个就是万物之根本的意思。


    知其白,是个什么状态呢?

    一般人不能守其黑,不懂得万物根本的玄妙,就一定是迷失在白里。

    白里为什么会迷失,因为全都是现象的变化。五颜六色灯红酒绿名利欲望车水马龙尔虞我诈鸡毛蒜皮柴米油盐,周而复始无常变化,一般的大部分人,都是迷失在这里头无法醒觉。

    就像做梦一样的。以这些表象为真,当真了。就像你看我钓鱼,一看见我的鱼钩是直的,你就马上判断我绝对钓不到鱼了。这就是迷失在表象里。

    人一般都会迷失,因为无法觉察醒悟,把这些没有常性的表面幻象统统当成真的。因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喜怒哀乐,痛苦纠结。

    那么,如果一旦有人,能深解老子此道理,在日常修行中,守根本之心,以观天下之白。就会慢慢出离这个白的表象之迷乱,获得一种稳定笃定的觉察的状态。

    而拥有了这样的状态后,对所有万事万物,包括自己内心的思绪,全部一揽子都在这里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却不加干涉不参与不做判断。这就叫知其白。

    知其白,就是观照万物,观照万物的变化,发生、灭亡、以及这些与自己内心的相应。这个情况,老子道德经里另一段写的比较直白,可以拿来直接诠释。其实就是两个字“观复”。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观复,就是知其白。

    我说:大爷啊,你一说,我真的恍然大悟,原来老子所说,就是修行的方法。

    他点点头:所以道家很多有灵性的人,直接拿起《道德经》就可以修行。就是这个原因。


    我问:那知其白和守其黑,是怎样的一个关系呢?

    他说:只有守其黑,才有可能真正做到知其白,我们以为靠头脑去思索天下事物的表象,就可以知道和了解它们,这是不可能的。了解和通透事物本质的唯一办法,就是守其黑,然后知其白。就是做静心功夫,道家叫修静,佛家叫修定。

    唯有这样的办法才行,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定而生慧,才有智慧去了解万事万物的真相。

    所以这句话它不仅是个方法论,也是在演示这个道理。

    守其黑,是知其白的前提,知其白,也是守其黑的效果。如果单独从修行方法上解释,则这两句是可以当成详细的观照法来看的。所以说啊,老子把这些妙法都简单写出来,只是我们看不懂以为他在教人家做人。

    知其白,也可以说某一件事某一样物,当我们感知到它,马上就把它归于本元之性,打个比方你不开心发脾气,那个怒气刚上来,你感知到了,马上觉察它,观照它,它自然就会熄灭,灭去哪了,归其黑了,归于空虚之根本了。

    它本来从那里来,又回那里去,万事万物,包括杂念妄念烦恼执着,统统的“白”都可以归于“黑”,

    用佛家的话说叫做:烦恼即菩提。

    所以你只需要守其黑,即可,他们自然就会化之,奈何不了你,你自然就会有一份常德在,常德就是恒常之德,这份常德才不会偏离、不会乱掉,也就是定力很足了。

    其实也就是对境不乱了,白也可以理解为境界,对着境界,一心不乱,常德不忒。不迷失在境界变化里头了。用佛的话说就是:心能转境,则同如来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就是当你把这个观复的事情做到成为基本的常态,做到本能,做到绵绵密密,自然定力清静的常德,就不会乱掉了。不乱,就能复归于无极,归于大道了。

    所以这里也是极其详细的操作方法。我们必须给老子敬礼。


    我问:那白和黑,不应该是阴阳的意思吗?你看他之前的两句是知其雄守其雌,知其荣守其辱,难道白和黑,不是相对的阳和阴吗?

    他说:当然可以是,老子写的文字,虽然后世发现有版本的不同,但是他当时写出来,不是从大脑里搞出来的,这是智慧流露出的圆满智慧,圆满智慧是很圆融的,你这样解释那样解释,都有一定的道理,黑白是非,这样浅显的去理解,也有道理。

    荣其实出自于辱,雄也是出自于雌,并且荣辱和雌雄,都是一体的两个现象。照此类推,黑白阴阳,也是一体。这样去理解,当然不会错。这就是圆融啊。老子绝对不给你勘定一段话非要这样解释那样解释,他这样说了,你怎么悟是你的事。

    但我们如果去稍稍研究一下他那个时代的黑白两个字的意思和用法,可能会更加接近他的原意思。然而我要告诉你的是,道德经这样的书,你不实际修行修静,一辈子拿古籍对着去翻译,研究到死,估计也难搞清楚他所写的字句到底是什么意思。

    它不能靠一般的注解考古学术去研究,无法究竟,它只能靠悟,靠静心去悟。

    我听完,站起来对着大爷鞠了一躬,此时看他身边鱼篓里,居然有一尾鱼在活蹦乱跳。他笑着说:小伙子啊,鱼就不必请我吃了,你看我也钓到了鱼了。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本文观点乃一家之言,并无权威学术认定,仅供参考)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