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上饶市旅游景点(上饶市旅游景点排名)

    栏目: 知识 日期:2022-10-01 23:22:52 浏览量(来源:小费

    [摘要]上饶市旅游景点(上饶市旅游景点排名),关于《上饶市旅游景点(上饶市旅游景点排名)》的内容介绍。上饶市旅游景点,以及上饶市旅游景点排名对应的百科知识,萌娘百科()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上饶...

    上饶市旅游景点(上饶市旅游景点排名),关于《上饶市旅游景点(上饶市旅游景点排名)》的内容介绍。

    上饶市旅游景点(上饶市旅游景点排名)

    上饶市旅游景点,以及上饶市旅游景点排名对应的百科知识,萌娘百科()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上饶市有什么名胜? 上饶市旅游景点排行三清山...

    上饶市旅游景点,以及上饶市旅游景点排名对应的百科知识,萌娘百科()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上饶市有什么名胜?

    上饶市旅游景点排行三清山,婺源江湾景区,龟峰风景名胜区,婺源源头古村,翼天文化旅游城,横峰葛源景区,忠臣庙,广丰铜钹山景区

    江西上饶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江西上饶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有:庐山、三清山、龙虎山、滕王阁、婺源江湾、仙女湖、瑞金革命根据地旧遗址、大觉山、井冈山、龟峰。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自古命名的山峰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

    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最为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美句。

    相关信息介绍:

    上饶,古称信州,江西省下辖设区的市(地级),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北纬27º48´~29º42´,东经116º13´~118º29´之间,属内陆区域。东联浙江、南挺福建、北接安徽,处于长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区交汇处。

    有“上乘富饶、生态之都”、“八方通衢”和“豫章第一门户”之称。截至2020年6月,上饶市下辖3个市辖区、8个县、1个县级市。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上饶

    上饶有哪些景点

    江西上饶市的旅游景点有三清山、潘阳湖湿地公园、葛仙村、龟峰景区、灵山风景区、思溪延村等等。

    上饶景点有哪些?

    1,三清山

    三清山又名少华山,位于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县的交界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这些头衔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她的存在。虽比不过黄山的羞,庐山的奇,但三清山独特的花岗岩峰林地貌,一年中200多个云雾天气,让三清山自古就享有“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之殊誉。

    2,婺源文化与生态旅游区

    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是镶嵌在黄山景德镇,庐山国际旅游黄金线上的一颗绿色生态与古文化明珠。她东连浙江衢州、南通上饶、西接景德镇、北临黄山,古为文风鼎盛之所,今为交通皖、浙、赣三省要地。全县面积2947平方公里,总人口33万人。境内山多地少,素有“八分半三一分田,半分水路与庄园”之称。

    3,江湾

    江湾建村于唐朝初年,滕、叶、鲍、戴等姓人家在江湾的河弯处聚居,逐步形成了一个较大规模的村落。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萧江第八世祖江敌始迁江湾,子孙繁衍成巨族。自唐以来,江湾便是婺源通往皖浙赣三省的水陆交通要塞,成为婺源东大门。

    这里山水环绕,风光旖旎,物产丰富,文凡鼎盛。绿茶、雪梨久负盛名。还孕育出了清代经学家、音韵学家江永,明代隆庆年间户部侍郎江一麟.清末著名教育家、佛学家江谦等一大批学士名流,是当之无愧的婺源“书乡”代表。村中至今还较完好地保存着三省堂、敦崇堂、培心堂等古老的徽派建筑,还有东和门、水坝井等公共建筑物,极具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

    4,龟峰风景名胜区

    龟峰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它位于江西省弋阳县城区西南部,总面积136平方公里。龟峰风景名胜区有三奇:一景区为独步天下的龟形丹山之奇,有“中华丹霞精品,东方神龟乐园-”之美誉,奇峰处处,美不胜收;二景区为天造地设的洞穴佛龛之奇,碧水丹册,奇洞成群,“中华第一佛洞”南岩、禅宗古寺双岩、“飞来禹迹”龙门岩,象三颗明珠镶嵌在清丽、柔媚的龙门湖畔,古代洞穴文明遗迹随处可见。

    5,篁岭村

    婺源县石耳山脚下有一座令人稀奇的篁岭村。该村近150户人家,其房屋全部建在一个陡坡上。房屋的结构开式特殊,农家一楼大门前临大路,大门后是厅堂;户户二楼开后门、架天桥即可达另一大路,二楼前门拦腰上下砌墙,与屋外搭建的水平木头架连成一体,用以晾晒农副产品,较好地解决了坡地建村、无平坦处晒农作物的矛盾。

    村民们还使用竹晒簟,用它晒晾农作物,既不占地方,又便于收藏。每年的收获季节,房屋间成了晒簟的世界,五颜六色的农作物与黑色屋顶之间层层叠层层,硕是壮观。这里是画家和摄影家的乐园,有关篁岭的摄影作品,曾在全国获得十多次大奖。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