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龙文章为什么冒充团长(龙文章为什么被杀),关于《龙文章为什么冒充团长(龙文章为什么被杀)》的内容介绍。《我的团长我的团》中,从缅甸败退回来龙文章,到底犯了什么罪? 龙文章以川军团的军需中尉,冒领团长之职,领兵作战...
龙文章为什么冒充团长(龙文章为什么被杀),关于《龙文章为什么冒充团长(龙文章为什么被杀)》的内容介绍。
《我的团长我的团》中,从缅甸败退回来龙文章,到底犯了什么罪? 龙文章以川军团的军需中尉,冒领团长之职,领兵作战,就这一条就基本可以定龙文章的死罪了。假使再加一条:所收拢...
《我的团长我的团》中,从缅甸败退回来龙文章,到底犯了什么罪?
龙文章以川军团的军需中尉,冒领团长之职,领兵作战,就这一条就基本可以定龙文章的死罪了。假使再加一条:所收拢之溃兵千余人,仅剩十余人,几近覆灭!这两条罪龙文章必死无疑!
这部电视剧我反反复复地看了六七遍之多,是真的喜欢,当然原著小说也看了。龙文章被抓后,在审判的时候来了一位陈专员,而这位陈专员的表现十分值得玩味,他至始至终只关注一点,就是龙文章有没有接触我党,有没有被我党感化,当他确认没有时,整个审判就成了一场插科打诨的闹剧了。在原著中龙文章最后也是因为信仰了我党,而被残忍杀害。
龙文章是什么来历?
龙文章这个人不管是在书中还是在电视剧里都没有明确的交代过他的来历,只提过他去过很多地方。在炮灰团的飞机坠落在缅甸被几个日军堵在英国的军需库里后他穿着一身团长军衔的军服出场。在这里有个细节,他身上的军服的胸口位置有一到很长的划痕,这说明这身衣服的原主人已经死了。
龙文章还去过哪些地方?
在缅甸他冒充团长收笼在缅甸的溃军,最多时达到千余人。在逃到怒江边后,对岸的驻军并没有驻起防线,而日军差不多也赶到了怒江边上。龙文章知道如果不由他们这一群溃军来挡住日军给对岸的虞啸卿争取时间来完成江防,禅达以及后方基本都会沦陷。炮灰团在江对岸守了很长时间,为对岸江防争取了时间。但虞啸卿原本是打算让炮灰团死守在对面的。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虞啸卿其实根本不在乎炮灰团的死活。
即便他通过这次没有损耗一兵一卒甚至可以说白来得的军功而升任为了师长,和他在前面招笼炮灰团的时候一样,不废一兵一卒,就得到了上级的物资支援。对于上层官员来说,无论你在这一场战争里为自己这边获得了什么样的功劳,在往更上一层报告的时候功劳最大的永远是这个军队的指挥,即便他在这里面其实什么都没有做。最后如果不是虞啸卿惜才,龙文章可能不需要那个审判就已经被枪毙了
龙文章为什么要冒充团长
用一段台词来给你解释:
最后跟着师座的部队到了缅甸。咱们师啊,出兵的时候有失计议。都散着出去的,我在上个部队是军需职务,在缅甸也是。我呢,跟着祁团副到了缅甸,可到了缅甸,大部队都走了,祁团副在英国人的机场里被榴弹炮炸死了。当时周围的兵都是散着的,英国人也不想管,所以我就穿了祁团副的衣服。
注:龙文章主要是想把散着的炮灰聚拢在一起,没有团长的衣服谁会听他的,而且他还承认他想过过领兵的瘾,另外我觉得死啦确实有一种想带他们回家的想法,一句话,穿了团长的衣服什么事都好办!
龙文章是团长么
个人经历:龙文章自称是赶尸世家,能与鬼魂对话。他一出场就冒充团长,带领着一支相互厌倦又相依为命,几乎没什么出路的炮灰团一路打过来。回到驻地,原本以为要被枪毙,却被破格提拔成真正的团长。
素描:《团长》编剧兰晓龙说:“如果说《士兵突击》里的袁朗是‘人精’,那《团长》里的龙文章就是一个‘妖孽’。”他不羁、张扬、卑微、猥琐、拧巴、坑蒙拐骗、争粮争枪争军饷,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他身上有人性的阴暗面,又有复杂性和成长性,领着一班炮灰兄弟出生入死,拼杀于疆场。与‘完美男人’袁朗相比,龙文章既真实又另类,当他用怪异的音调拖长了声音喊出剧中经典台词“走!我带你们回家!”时,摆出一副天下唯我独尊的自大模样,带有点神经质却更加张扬不羁,相信又会让大批女粉丝为之倾倒尖叫。
龙文章的真实身份(龙文章祖上恐怖职业的隐喻)
龙文章祖上恐怖职业
康洪雷导演的作品中总是有着许许多多很典型的人物形象。《士兵突击》中有许三多(王宝强 饰)。而到了《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同样有不少有特点的人物充斥在剧情里,比如张译饰演的“小太爷”孟烦了、张国强饰演的迷龙等等。
其中,外号“死啦死啦”的“鬼才”龙文章(段奕宏 饰)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人物。导演及编导为何在作品中放入这样一个人物?这样一个很奇怪、挺矛盾的人物。
龙文章(段奕宏 饰)
在剧情中的前几集之中,龙文章因为在缅甸时,以中尉之职冒充团长之位而被审问。在面对着虞啸卿(邢佳栋 饰)等高官在军事法庭上审问,龙文章像个神经病一样地又唱又跳,报地名、报菜名甚至还背了段《楚辞》。在一再追问之下,他说出他的祖上职业是招魂的,专门给死人招魂的。
招魂的龙文章
虞啸卿一听, 便让他当场招魂一次。他竟然真的开始“发功”起来。 这些都是情节中有的。其实,招魂人这个职业的出现是有隐喻的。如何理解?
龙文章招魂人的隐喻暗示
【1】召回活人麻木的灵魂
龙文章(段奕宏 饰)一开始的出场更像是一个从天而降的、英雄式的人物。一群久疏战阵的杂牌军队被投放在了险象环生的缅甸境内,面对日本兵围剿而危在旦夕的时候。龙文章出现了,带着他们四处冲杀。
招魂人本来是招死人的魂,而龙文章招的却是活人麻木的灵魂。
——在一次又一次失败后早已麻木的中国士兵、中国人的灵魂。
龙文章(段奕宏 饰)
“我娘我没有魂根,生气太重,不能令死人回乡,还搅得活人不得安宁。”
这是龙文章在庭审上自己说的,虽然这种说法后来又被他自己否认了。不过他确实在剧中有过招魂的表现。在一场被日本兵屠杀的溃逃之后,王迅所饰演的要麻在这一役中死了。于是,他看着天空说出了一段很莫名其妙的话,包括和死去的人对话以及很经典的那句:英国鬼死于狭隘与傲慢,中国鬼死于漫不经心和听天由命。
段奕宏 刻画的龙文章
这哪是说给死人听的,分明是说给活人听的。他或许并不能把战死的英灵召回,但他着实把活着的士兵的灵魂拢到了一起。
【2】带着活人回家
整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其实始终暗含的一个主题便是:回家。
单膝下跪的龙文章
龙文章(段奕宏 饰)对死人是充满了尊重的。在缅甸的厮杀逃亡中,面对着同伴的亡去,他单膝下跪,一手持武器,一手垫在膝盖上,非常庄严肃穆。他不同意穿着单薄的中国兵去扒死去同胞的衣裳,甚至还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盖在死去的士兵身上。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因为这些人回不了家了。这是对生命的敬重和悲悯。
招魂人是带死人回家,而龙文章是带活人回家。
也是在缅甸最后一轮炮火而过的时候,他踢着士兵们的屁股,快跑,再不跑就跑不掉了。我说过,我要带你们回家的!是他一次次地在士兵们失去信念的时候像个疯子一样地唤醒者他们,给他们以力量和信仰:回家。明知道打不赢,还是想着胜利,明知道只有死路一条,还是想着胜利,因为要回家。
至此,这里的回家,已经不再只是物理意义上的家了,更多是一种信念。段奕宏
龙文章(段奕宏 饰)
【3】猜想:龙文章可能并不是一个军需中尉。
他能够在军事法庭上,面对着虞啸卿等一干人的时候,背诵屈原的《楚辞》,他还能被《诗经》(他背的那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出自《诗经·秦风》),他甚至还对《金瓶梅》很感兴趣。他能在险象环生的战场上一次又一次地凭借经验而带着大家死里逃生,还深谙士兵的心理,擅长带兵。
孟烦了(张译 饰)
凡此种种,他都不像一个只是缝缝袜子的军需官。也不是在失败中学会打仗所能说得过去的。龙文章在军事法庭上那一段,或许没有100%的可信度。祖上也可能并不是招魂人。猜想至少是一位有着不错家世、且有着丰富战斗经验的人,或许因为种种原因而改名换姓,却因家国动荡而再度从戎。当然,这些只是猜想。
背《楚辞》的龙文章
但“段奕宏”所饰演的龙文章“招魂人”的这个隐喻是始终在的。招魂人招的是死人,而龙文章在招的却是活人的魂。招魂人是带死人回家,而龙文章是带活人回家。
我的团长我的团 龙文章是假团长吗?怎么回事?
恩,是假的。在一次打仗的时候,他把一个战死团长的衣服扒了自己穿着了。